前言
- 本笔记参考视频,尚硅谷:BV1Zy4y1K7SH p96 - p104
vue脚手架配置代理服务器:
- 方法一:在vue.config.js中添加如下配置:
devServer:{proxy:"http://localhost:5000"
}
- 优点:配置简单,请求资源时直接发给前端即可
- 缺点:不能配置多个代理,不能灵活的控制请求是否走代理
- 工作方式:若按照上述配置代理,当请求了前端不存在的资源时,那么该请求会转发给服务器 (优先匹配前端资源)
- 方法二:
devServer: {proxy: {'/api1': { // 匹配所有以 '/api1'开头的请求路径target: 'http://localhost:5000',// 代理目标的基础路径changeOrigin: true,ws: true, //套接字,可以不写,默认truepathRewrite: {'^/api1': ''} //路径重写},'/api2': { // 匹配所有以 '/api2'开头的请求路径target: 'http://localhost:5001',// 代理目标的基础路径changeOrigin: true,pathRewrite: {'^/api2': ''}}}
}// changeOrigin设置为true时,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的host为:localhost:5000
// changeOrigin设置为false时,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的host为:localhost:8080
- 优点:可以配置多个代理,且可以灵活的控制请求是否走代理
- 缺点:配置略微繁琐,请求资源时必须加前缀
vue-resource
- npm i vue-resource
- 使用import引入,use使用插件
- 使用方式同axios,将axios改为this.$http即可
- vue项目常用的两个Ajax库:
- axios:通用的Ajax请求库,官方推荐,效率高
- vue-resource:vue插件库,vue 1.x使用广泛,官方已不维护
插槽
- 作用:让父组件可以向子组件指定位置插入html结构,也是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适用传递方向为,父组件 > 子组件
- 三种插槽:默认插槽、具名插槽、作用域插槽
- 默认插槽:
父组件中:html结构1
子组件中:插槽默认内容...
父组件中:html结构1
html结构2
子组件中:插槽默认内容...插槽默认内容...
- 作用域插槽,理解:数据在组件的自身,但根据数据生成的结构需要组件的使用者来决定。(games数据在Category组件中,但使用数据所遍历出来的结构由App组件决定)
父组件中://写法二{{g}}
子组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