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汾阳法院成功执结一起因"托关系找工作"引发的委托合同纠纷案件,执行干警高效的执行效率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赞许。
案情回顾:40万元"找工作"款打水漂徐某某与张某某系亲戚关系,张某某表示其可以帮助徐某某办理汾阳市某酒厂的工作指标。2020年7月,徐某某向张某某支付40万元委托其代为找工作,张某某为徐某某出具收条一份。然而,钱花了,“上班”通知却遥遥无期。心急的徐某某围绕办工作、退款与找张某某多次微信沟通。2024年7月,张某某再次出具收条承诺"办不成即退款",却依然食言。徐某某无奈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扣除张某某为徐某某垫付的相关费用,判决张某某一次性返还徐某某38.4万元。
执行攻坚:跨城拘传彰显司法力度
判决生效后,因张某某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2025年4月7日,徐某某向汾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张某某虽系某国企退休职工,却消极应对执行。5月15日早6时许,执行干警接到线索:被执行人现身太原某小区!线索便是警情,执行干警立即驱车前往,在其家中依法责令履行义务时,遭张某某及其妹妹推诿阻拦。为维护司法权威,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干警向张某某送达拘传票,将其强制拘传至法院。
在法院羁押室,张某某态度有所松动,但对自己的行为仍无多少悔意。执行干警耐心释法:"拒不履行将面临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严重后果。"经过两小时释法明理,张某某终于认识到逃避责任的代价,当场一次性缴清全部案款。来源:汾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