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图源:新京报
前不久,想在北京市内开一家小餐馆的老李惊讶地发现,去一趟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帮助他通过“e窗通”平台一次性同时申办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证照,1天内所有手续办结。工作人员还告诉他可以申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帮助解决资金周转的困难。
不论是像老李开办的小餐馆,还是豆包、宇树科技、Deepseek,还有提供丰富文化供给的抖音、小红书等,在百姓生活的“烟火气”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都有民营企业的身影。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素来享有“五六七八”的美誉,即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就业,可以说 民营经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美食佳肴、特色餐饮吸引众多消费者
图源:新京报
政策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常青的保障。202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被称为“民企定心丸”的法律,为中国民营经济注入强心剂。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有深意。从今年2月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不能变,也不会变”到法律层面的落实,民营经济的发展处于高位。《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让民企从“政策鼓励”升级为“权利清单”,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法治化新时代。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图源:新华社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有新意。《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包含了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内容,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以“实招”“硬招”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北京市先后制定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多项产业政策,推动民营企业从“参与者”变身“主力军”。2024年民营企业在重大项目中参与比例超60%,极大地鼓励民营经济带队攻坚。正如一位创业者所言:“过去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是踩着政策铺路。”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松绑减负”有心意。《民营经济促进法》亮出实招——“公平竞争”“权益保护”两大专章,不断引导、保障民营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准入负面清单历经四次“瘦身”,从151项压减至106项,市场准入的领域越来越大。支持生产要素平等使用,明确执法活动“无事不扰”,让企业安心搞生产,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让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铺地板”。
北京朝阳积极构建“宜商”环境 图源:朝阳发改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相信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政府持续颁布更多利好政策不断“搭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会陆续“登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法律的诞生,更是一个时代的承诺—— 让企业家心无旁骛搞创新,让市场活力如春水奔流。
下一篇:克山县人才政策宣讲“五进”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