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提前总统选举的领跑者呼吁选民投票支持韩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平衡关系。】
周日晚,韩国举行了总统选举前的首次电视辩论。李在明是韩国主要反对党民主党候选人,也是这场辩论的焦点,他因对中国过于友好而受到抨击。反对者特别提到他的评论,即韩国不需要介入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争端。当被问及他是否支持干预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潜在的冲突时,李在明强调灵活、因地制宜的方式很重要。“如果出现具体情况,我们应该根据国家利益灵活评估,”他说。李在明主张在国际舞台上采取平衡的政策,在“实用主义”和“国家利益”的指导下保持对华关系。
李在明认为,韩国“不应全盘押注在”与华盛顿的同盟关系上,处理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很重要,尽管与美国和日本的安全合作是必要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预测,在韩国新总统的领导下,韩国外交政策的革新将不可避免。
周戎专家说:“韩国总统候选人李在明竞选期间强调了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对此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中韩建交期间,韩国时任总统卢泰愚正是采取了灵活外交策略,才促成了两国建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韩国任何一位新总统上任,包括尹锡悦所在执政党候选人,都会调整尹锡悦时期对中国冷淡甚至抱有敌意的政策。
第一,虽然韩国过去立场亲美,但并不意味着‘完全贴在美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文在寅与朴槿惠执政时期韩国政府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平衡外交倾向,对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第二,日前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韩国济州岛举行了会谈。会谈的地点表明,韩国更愿意扮演协调中美贸易争端的角色,而不是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第三,韩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同样比较激烈,目前中美贸易谈判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问题,但至少实现了阶段性的互利共赢,对此韩国也看得很清楚;
第四,作为成功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的国家,韩国在国际上的关注度日趋升高,人均GDP也已经超越日本。在此情况下,韩国更加需要同时保持与中美正常的经贸关系,而不是盲目追随美国制裁或削减对华贸易,特别是在美国不一定承这份情的情况下。众所周知,特朗普政府不会因为盟友在中美贸易战中倾向美国而网开一面,谈判时依然会施压。需要强调的是,美日韩之间从未建立过军事同盟。过去不会,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因为美日韩所谓的军事同盟相当于是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的叠加,三方形成的是一个没有底座的三角形,即日韩之间没有同盟关系。这种结构也反映了三国之间合作可能潜在的矛盾。”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韩国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热宾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预测,韩国外交可能会朝着更加务实的方向转变。
亚历山大·热宾专家说:“在李在明执政后,韩国不会像尹锡烈时期那样,单方面、一味投靠美国。李在明因其言论而闻名,他表示需要与其他国家,首先是与中国和俄罗斯进行务实合作,但此举遭到政治对手的批评。李在明代表的是主张与中国建立平衡关系的统治阶层中的一派。他一旦获胜执政后,与美国的联盟仍将是韩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但为了这一联盟,韩国不会与俄罗斯、中国和其他邻国发生争执,因为韩国与这些国家首先有经济利益。如果他当选,这些无疑都会体现在韩国的外交政策中。”
韩国新总统的对华政策较前任总统尹锡烈更加平衡,将为双边关系增添动力,加速双方寻求共同应对与美国关税战的进程。韩国新总统能否消除在美国强大压力下设置的对华合作的政治障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年中韩日领导人会议的举办前景。预计此次峰会的关键议题之一将是建立三边自由贸易区。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小程序上线啦,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