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东莞市侨联携手东莞市司法局打造的“构建侨界身边多元法律服务圈”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整合侨务与公证、边检、仲裁等多元资源,直接连接涉侨服务阵地、连接侨胞,为侨胞打造“家门口”的多元服务体系。
优化涉侨公证服务,进驻涉侨服务平台
据了解,目前,东莞共拥有约25万海外侨胞、2万本地归侨侨眷;侨界群众的政务服务、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如何为他们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的法律服务,成为东莞法治建设的重要课题。
为此,“构建侨界身边多元法律服务圈”项目启动;该项目也是东莞市2025年度法治建设十件实事之一。
在当天的项目宣介会上,东莞市侨联与东莞公证处、东部公证处、南华公证处签署了《涉侨公证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旨在通过整合司法与侨务资源,优化公证服务流程,解决侨胞在身份认定、产权厘清、跨境沟通等方面的难题。
该协议共制定了8条措施,包括设立“涉侨公证服务窗口(绿色通道)”、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配备专属公证员,建立共同核查机制,推广线上预办理与远程公证等,优化涉侨公证服务,推动涉侨非诉讼纠纷化解。
同时,公证、边检、仲裁等多部门机构也将通过设置联络点、配套专属联络员等方式进驻涉侨服务平台。侨胞们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可前往当地的侨胞之家或侨联法律服务平台,获得更精细专业高效的政策和法律咨询、公证、调解等服务。
为广大侨胞、侨企提供法律咨询
当天,还开展了法治宣传活动。东莞边检站、市公证协会、东莞仲裁委以及市侨联法顾委,分别派出普法民警、公证员、仲裁员骨干和专业律师等,为广大侨胞、侨企提供法律咨询。
侨胞陈先生(化名)是东莞一家科创企业的负责人。陈先生表示,公司计划派遣十余名技术员工前往越南分公司。但根据越南当地要求,赴越员工须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工作证明公证,并需提供学历公证和无犯罪记录公证等材料;这些材料均需经过公证及外交认证后才能顺利获得签证。
随后,工作人员为陈先生详细介绍了公证处开展的“委托代理+集中办理”模式,并协助其完成公证及认证流程。
已形成“市-镇-村”三级为侨法律服务网络
近年来,东莞积极推进侨界普法与法律服务工作。其中,东莞建立了“司+侨”“法+侨”机制,全面深化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和维护侨益工作。
此外,东莞依托侨胞之家、法律服务站、涉侨工作室,构建“全域化”为侨法律服务矩阵,形成“市-镇-村”三级为侨法律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东莞还坚持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活动。其中,2024年共举办各类普法活动近120场,服务群众1.4万余人次。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