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愿这样的好政策多点、再多点!
人才之于西部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让西部的人才基石更稳固?除了有志青年的忘我奔赴,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精准发力!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让人才聚集西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有聚焦解决西部人才缺乏的《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也有专注增强西部人才培养能力的《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
这些政策,对缓解西部人才缺乏,无疑起了很大作用。西部计划实施20多年来,50多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像种子一样撒向西部,或凭借科技“利器”造福农耕,或投身杏林守护生命,或走进乡间原野服务民生……这片广袤无垠的热土,因为他们的倾情奉献而生机蓬勃、面貌日新。
教师缺乏,是西部教育落后的原因之一。“特岗教师”计划开启近20年来,超百万名青年学子“变身”乡村教师,在三尺讲坛上点亮一个个“山里娃”的梦想,于偏远荒僻之地育出一片片桃李芬芳……
一项项政策护航,一桩桩举措助推,一批批榜样引领。在这样的激发带动下,更多高校在行动,更多青年在奔赴!
“‘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我都去,就是不去‘新西兰’(新疆、西藏、兰州)”很长一段时间被一些学子奉为圭臬。现在变了:陇原大地上,10年来,一届届学子胸怀壮志、背起行囊,奔向天山脚下、雪域高原,拥抱浩瀚沙漠、草原沃隰,尽情追风逐日、放飞梦想……甘肃高校毕业生中,超过半数选择西部建功!
何止甘肃!无数青年在西部找到了青春绽放的舞台。他们以知识为犁铧,深耕乡村振兴的沃野,以奋斗为笔墨,书写无悔人生的诗行!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俊才西部栖——这一喜人变化,实在当得起任何赞美!
但我们还要看到,要彻底改变西部人才缺乏的局面,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连续多年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显示,西部人才“结构失衡、分布不均、流失严重”现象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
实事求是地说,这与我们出台的有些政策没有完全收到实效,有一定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
政策要收到实效,就要统筹兼顾,不但考虑现实,还要虑及长远。咱们把人招来了,就要考虑配偶就业、孩子就学;人家是高材生,咱们就要考虑人家的上升通道,不但让人家现在有获得感,还要对未来也信心满满。要知道,有志气的人,往往在事业上有大追求。
我们常说,根深才能叶茂。一项好的政策,必须“服水土”,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现实的需要、未来的召唤相向而行。
一句话,西部引才、聚才、留才,要想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好政策,必须将西部人民的福祉真正挂在心头。正像歌里面唱的那样,“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愿那些“爱着你的爱”“梦着你的梦”的好政策,多些,多些,再多些!有了这些好政策,“引才、聚才、留才”的土壤会更加肥沃。
而有了肥沃的土壤,广袤的西部何愁不林木葳蕤、绿草茵茵?那“幸福着你的幸福”的花朵,又何愁不到处开遍?(光明日报评论员)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