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4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1日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政策已实施一个月。本届政府旨在扩大美国本土的投资和就业,但目前各国出口“去美国化”的负面影响已十分明显。由于美国这个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的萎缩,预计2025年全球汽车产量将比2024年下降2%,其影响可能蔓延至零部件制造等相关行业。
美国标普全球交通出行公司4月的估算显示,特朗普的一系列关税措施将导致2025年全球汽车产量同比下降约2%至8791万辆,减少的这155万辆甚至超过了日本一年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总量(约140万辆)。
这意味着继2024年下降1%后,全球汽车行业连续第二年产量下降。2024年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日本车企因认证欺诈而陷入生产停滞,而今年的下降是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出现的。
这次美国成了“震源地”。美国车市以1600万辆左右的年销量位居中国之后,其售出的整车近一半来自进口。零部件的进口占比则在30%-60%之间。
标普预测,关税将推高汽车价格,2025年美国的新车销量可能下降3%。新车销量下降不仅将拉低美国的产能,还将拉低整个世界的产能。包括对美出口占比较多的墨西哥和加拿大在内,2025年的北美汽车产量可能下降9%。
鉴于美国市场放缓和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车企正在压缩对美出口。欧洲车企先行一步,德国大众旗下奥迪等公司已经暂停向美国市场发货。其目前在美销售的汽车均来自当地库存。
4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豁免部分美国产汽车所使用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以便减轻车企负担。他敦促制造商将整车和零部件产能转移到美国,但重组供应链并非易事。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4月30日说:“我们计划提高在美国的产能,但改变生产体制需要数年时间。”
汽车出口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近三成,日本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日产汽车计划将位于九州工厂的输美车型产能部分转移至美国。对美出口汽车数量较多的马自达已开始在日本国内公布自愿退休计划,名额为500人。
汽车生产所使用的零部件很多都是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生产。电池和稀有金属的供应则大多依赖中国。整车产量的缩小将冲击全球汽车供应链。
目前全球海运市场已出现放缓迹象。有数据显示,在截至4月14日的一周,包括汽车在内,所有行业的集装箱预订量同比下降了一成。
特朗普在4月29日纪念执政百天的演讲中强调说:“我们正在保护美国的汽车工人。”但作为美国制造业代表的车企却在裁员。
汽车巨头沃尔沃已在4月中旬宣布,其美国的三家工厂最多将裁员800人,占员工总数的10%。除关税导致成本上升外,需求的低迷也迫使企业调整产能。
由于汽车供应链遍及全球,美国之外的产能缩减也会影响到美国国内就业。汽车巨头斯泰兰蒂斯4月上旬宣布暂时解雇美国零部件工厂的900名员工,原因就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工厂减产。
包括日本车企在内,汽车行业在全美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许多企业将面临停产、裁员和破产。”美国的六个汽车行业协会已于4月21日向特朗普政府发送了一份联合声明。
全球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正在向软件领域转移,包括人工智能(AI)和自动驾驶技术。中国正在成为半导体和电子元件领域的领军者,而这些领域对于提高AI性能至关重要,美国的关税可能会增强中国的优势。标普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产量将增长1%。(编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