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冠男 通讯员 刘志刚 淄博报道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对象法律知识储备,增强他们的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近日,淄博市桓台县司法局果里司法所邀请山东诚迈律师事务所律师杨静思走进桓台县社区矫正中心为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一场以“劳动者的法律风险与防范”为主题的法治讲座。
课堂伊始,杨静思便紧扣主题,直击劳动领域关键问题,从不签订劳动合同这一常见现象入手,深入剖析其中潜藏的法律风险。通过真实案例,如某员工因未签合同在权益受损时难以维权的困境,让社区矫正对象直观感受到风险所在,并传授实用的防范技巧,像留存工作证据、及时催促签订合同等,为劳动者筑牢第一道权益防线。
试用期往往是劳动者权益易受侵害的阶段。杨静思详细讲解了试用期的法律规定,如试用期时长限制、工资标准等。她指出,部分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违规操作,如超期试用、随意辞退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她结合案例,告知社区矫正对象如何识别这些违规行为,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比如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等。
在不缴纳保险方面,杨静思阐述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包括劳动者在遭受工伤、疾病等风险时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她通过对比有无保险保障下劳动者的生活境遇,强调了依法缴纳保险的重要性。同时,她为社区矫正对象梳理了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指导他们如何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必要时借助法律武器,要求用人单位履行缴纳保险的法定义务。
加班问题是劳动纠纷的高发区。杨静思对加班工资计算方式、支付标准以及用人单位违规安排加班等风险进行了细致解读。她分享了劳动者如何准确记录加班时间、留存加班证据的方法,以便在权益受损时能够有理有据地主张自己的加班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劳动报酬分配。
最后,在解除劳动关系方面,杨静思全面梳理了合法解除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她通过分析不同案例,让社区矫正对象清晰了解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如无故辞退、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等。同时,她为劳动者提供了应对策略,如要求支付赔偿金、申请劳动仲裁等,助力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结束时也能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杨静思的这堂法律课犹如一盏明灯,为社区矫正对象照亮了在职场中维护自身权益的道路。相信通过这样的法律普及活动,能够引导他们依法理性维权,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社会的长治久安贡献一份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