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多,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度召开。座谈会对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等作出部署。座谈会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意味着前期政策落地将进一步提速。下一步,多项利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将陆续出台。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近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在京召开,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强调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大信心。
新变化
时隔六年多,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度召开,成为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又一里程碑事件。专家认为,座谈会的召开,体现了中央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呵护,也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和信心。
此次座谈会与2018年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相比有哪些变化?
座谈会上,对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功能定位和期许出现了变化。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18年座谈会对于民营企业的期望主要是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更多是从肯定民营企业地位、给企业家吃下“定心丸”的角度出发,而本次座谈会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即产业更高级、发展更协调,号召民营企业要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作出更大贡献。
从参会企业的领域看,2018年参会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领域,2025年参会企业在科技和消费领域明显增加。具体来看,2025年参会企业更多集中在新能源(宁德时代、正泰)、汽车(华为、比亚迪、小米)、半导体(韦尔半导体)、机器人(宇树科技)、消费电子(华为、小米)、互联网(腾讯、阿里)、人工智能(深度求索)等领域。
专家表示,此次座谈会,科技行业占比进一步提升,科技行业所处生态链地位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向高端科技行业进军,既肯定了过去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又凸显了当前政策层面对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持。此外,两次座谈会均有农业、网络安全相关公司参加,表明了粮食和信息安全是政策层面始终关注的领域。
提振信心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座谈会对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等作出部署。座谈会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意味着前期政策落地将进一步提速。
近两年来,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密集落地。相关部门相继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等文件,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法治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稳步发展,特别是以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民营企业表现亮眼。例如,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等创新成果的涌现,标志着民营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中正发挥主力军作用。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凸显了不可替代的经济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座谈会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部署,既回应了市场主体的现实关切,又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制度性动力,特别强调落实要素平等使用、规范涉企执法、整治“四乱”现象等关键举措,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构筑起制度保障。
协同发力
目前,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超过60%的GDP和80%的就业岗位,成为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主力军。
座谈会聚焦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旨在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优化,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的活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据了解,下一步,多项利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将陆续出台,进一步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障碍,切实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今年,工信部将开展为期一年的“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帮助企业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实现降本增效。工信部明确,未来将健全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26年重点累计支持50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发展内生动力、有效破除发展的障碍堵点,支持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