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
#男子靠仿冒必吃榜证明赚了上百万#
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2024年11月初
上海普陀警方接到辖区居民李先生报警
称在就餐时发现一餐厅悬挂有某知名平台美食“必吃榜”的证明牌匾
但他在线上查询时却并未找到
且店内餐品口感较差
疑似虚假宣传,于是报警求助
(店内摆设的牌匾样品 图源:央广网)
近日,经过缜密调查
上海警方侦破了该起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案件
警方调查发现,有网店店主声称
仅需花费100元购买一块标识牌匾
就能成为某知名美食排行榜上的“黑珍珠”“必吃榜”餐厅
拥有源源不断的客流
(相关网店截图 图源:央广网)
近两年时间里
该店家就以此非法牟利一百余万元
售出相关假冒牌匾上万个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李某、林某
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
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嫌疑人审讯照片 图源:央广网)
同时,民警也对曾购买过该假冒牌匾的商户
逐一上门开展法律告知及批评教育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经侦支队
食药环侦大队副大队长高杨晨表示
虽然购买这个牌匾的人并不构成犯罪
但是其有可能违反行政法中的虚假宣传
可以由市场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罚或责令下架
记者调查发现
不仅线下的“必吃榜”牌匾可能会造假
线上的“必吃榜”Logo也有漏洞可钻
只要花几十元
线上门店就能加上
“人气推荐”、“品牌”、“必吃榜”等标识
(相关网店截图)
虚假宣传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那么,此类行为可能触犯哪些法律?
又将受到何种处罚呢?
专业解读
对此,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律师如何解读——
苟博程律师认为:
根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规定,虚假宣传的商家可能面临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罚款金额可高达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并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监督检查部门有权责令虚假宣传的经营者停止违法行为,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
此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规定,消费者因虚假宣传受到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数额通常包括消费者因虚假宣传而遭受的实际损失,以及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网络平台未对平台内经营者虚假宣传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如果经营者的虚假宣传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还可以要求退“一赔三”。
选题策划|法治网研究院
文|哈建伟、时海媛
来源: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