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中央行政制度、地方官吏制度、军事卫所制度详解。
创始人
2025-02-11 23:33:09
0

在正式介绍明朝制度之前,先了解一下明朝的官阶等级:

明朝铨官制度为九品十八级,官吏所领取的俸禄、座轿等级、衣服颜色等,都是根据品级而定的。

品级如下图所示:

明朝官职中的赠官: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皆为正一品,三公为赠官,是虚衔。

如:宣德时期,授英国公张辅为太师、

黔宁王沐英的次子沐晟为太傅、宁阳侯陈懋为太保。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皆为从一品,三孤也皆为赠官,为虚衔。

如:于谦于少保,生前最高官职为少保。(成化帝平反之后,又追赠了太傅。)

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皆为从一品)

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皆为正二品)

太子三师、太子三少为东宫辅臣,皆为

"赠官"

。如:太子少师:姚广孝等等。

在明朝,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的尚书,大理寺的大理寺卿,都察院的左都御史,

通政使司的通政使合称

“九

卿”或“大九卿”。

言归正传,下边开始详细介绍明朝中央行政机构。

明朝洪武十三年(西元1380年),洪武帝罢中书省,废丞相

,丞相的权利被直接分给六部,延续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废除宰相之后,明朝政府构成如下:

详情:内阁:

洪武帝废除宰相制度,皇帝事务繁多,而增设辅官,以帮助皇帝处理事务,

永乐帝

即位后,特派

解缙

胡广

、杨荣等入

午门

文渊阁

,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成立之初,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并不拥有实权,到

宣德时期,内阁获得票拟权,

开始获得部分权利。至正德、嘉靖时期,经李东阳、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等几代首辅,内阁权利空前扩大,至

万历年间,内阁权利达到顶峰

,内阁首辅张居正权利甚至超过万历皇帝。

内阁成立前期,帮助皇帝决策的大学士皆为正五品,地位从低到高分别为: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中级殿大学士。

六部:

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皆为正二品,尚书之下,设左右侍郎,皆为正三品。

六部其余人员的设置,没有定额,具体人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吏部为例,

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课、勋封、升降、调动。下辖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考功司。

其他五部,除了职责不一样,基本官职设置,官位的大小,基本与吏部一样,户部与刑部都设有十三个清吏司,分别对应十三个布政使司。(如:湖广清吏司)

厂卫制度:

锦衣卫、东厂、西厂构成明朝的厂卫制度。

锦衣卫

是明朝的情报机构。锦衣卫都指挥使为正三品官职,锦衣卫设置与军队卫所一样,后边会详细介绍。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洪武二十年被取消,永乐登基后恢复,并增设北镇府司、南镇府司二处诏狱,为锦衣卫下设机构,永乐后期锦衣卫都指挥使过于跋扈,为永乐皇帝所忌,永乐皇帝设东厂以制衡,直到明朝灭亡,锦衣卫都一直被东厂或西厂压制。

东厂:

明成祖于

永乐

十八年(西元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

宦官

担任首领。东厂权力在

锦衣卫

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

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由司礼监中排名第二或者第三的秉笔太监担任

,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千户、百户来担任,称贴刑官。

西厂: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西元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宦官体制:

二十四衙门(十二监、四司、八局)

十二监: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内庭二十四衙门,

司礼监权力最大,掌管批答奏章、传宣谕旨,总管所有宦官事物,兼顾其它重要官职,是宦官系统中权利最高机构,可以说是宦官第一衙门。

明中期以后能干预到外庭,甚至影响皇帝的决策。

皇宫辅官:

前边讲到的三公、三孤,是属于皇宫辅官的范畴。皇宫辅官还包括管理宗室的宗人府。

宗人府:

掌管明朝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并按时撰写帝王谱系,记录宗室成员子女的嫡庶名称封号、嗣职袭位、生卒年间、婚嫁、丧葬谥号等事。

洪武年间,秦王、晋王、燕王等亲王,分别担任着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这些正一品官职。永乐登基后,害怕宗室权利过大,模仿自己“靖难”,将宗人府降级为正五品衙门,宗人府的权利也基本划归户部。

东宫辅官:

由东宫辅臣(太子三师、太子三少)、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组成。

三法司制度:

刑部掌管案件的审理、都察院负责纠察,大理寺负责复核案件。

都察院:都察御史职责:

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大理寺:相当于法院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鸿肺寺卿,正四品,招待外宾。

通政使司:

掌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即朝廷的文书都要先交到通政使司,然后上呈皇帝,朝廷下达的所有命令文书,都要由通政使司审核和传达。

言官体系:由

六科给事中和都察御史构成。

六科给事中:

明代

给事中

不隶属于其他单位,而是一个独立的机构,由于针对吏、户、礼、兵、刑、工而专设的给事中,故称六科给事中。六科的掌印长官都给事中不过是

正七品

,下有左右给事中为

从七品

,另还有给事中(从七品)若干,各科人数不同,但六科的权力却非常大。

太祖实录记载:

“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

国子监:明朝

最高学府和

教育管理机构。

国子监下设:

衍圣公1人、正二品;

祭酒1人、从四品;

司业1人、正六品;

五经博士5人、助教15人、典簿1人、正八品;

学正10人、正九品,

学录7人、典籍1人、教授1人、从九品;

掌馔2人、未入流。

翰林院:

官员出仕的起点,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秘书处。

太医院:

明代服侍于皇宫的医疗机构名称。

太医院院使为正五品

院判为正六品

御医为正八品

大使、副使未入流

上林苑监:

明代管理皇室苑囿(you)的机构,置左、右监正各一人,为正五品官职;左、右监副各一人,为正六品官职。

僧录司:

掌管有关僧侣等相关事务,下设左、右善世各一人,正六品。

五城兵马指挥司:

明代北京、南京

设东、西、南、北中五城兵马司

,掌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之事。

明朝中央政府,中央官职已经基本展开。五军都督府,放在下边明朝军事卫所制度讲。

明朝前期的军事卫所制度

洪武起兵之初,设大元帅府掌管全国军队,称帝后改为枢密院,后又改为大都督府,废除丞相制度后,为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分别为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相当于今天的五大战区,各管理部分疆域的军事力量,各自负责管理区域的作战,然后集权于中央)

五军都督府:

即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的合称。五军都督府下辖16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下边再下辖卫,卫辖千户所,千户所辖百户所,由此

构成明朝的军事制度。明朝共置有21个都司,其中

奴儿干都司

乌斯藏都司

朵甘都司

等,并不隶属于

五军都督府管辖,直接对皇帝负责。

都指挥使司

设有经历司、断事司、司狱司三个职能机构,分别负责处理来往公文及刑狱之事,都司内部的分工大体是,都指挥使及同知、佥事,以其中一人统领司事,称为掌印;一人负责练兵,一人负责屯田,称为佥书。

都指挥使司下辖

卫(卫指挥使司)

,一个卫所有5600军士,分别来于5个千户所,卫所军官设置:

指挥使(正三品)

指挥同知(从三品)

指挥佥事(正四品)

卫镇抚(从五品)

[锦衣卫等部分卫所,任务职责特殊,官员品级、人数设置与一般的卫所有区别]

千户所

:由1120个军士组成,下辖10个百户所。

千户所官职设置如下: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

百户所

:由112个军士组成,下辖2个总旗,

百户所长官为正六品,

百户下设2个

总旗

,总旗没有品级,总旗之下设5个

小旗

,小旗相当于班长,也没有品级。

明朝地方行政机构详情

明朝将元朝地方的中书行省,权利也一分为三,设三司进行管理。

明朝地方行政一般分为三级

即:布政使司----直隶州-----县,或布政使司----府-----县。

也有一些特别的,分为四级:布政使司-----府--------属州----县。

布政使司下设: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督粮道(征收田赋)、督册道、督学道、清军道、驿传道、分巡道、分守道(向各府催办公事)、经历司、司狱司、照磨所、理问所等诸多部门(需要的部门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而设,并不是所有的布政使司下边机构都一样。)

都指挥使司:上边卫所制度已经详细介绍,这不过多的介绍。

提刑按察使司:省一级设立,提刑按察使、为正三品官职,副使正四品,下设佥事、正五品。副使与佥事分道巡查。

宣慰司,是明代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

监司

机构,一般即掌管军事,也掌管民事。

宣慰司长官

称为

"

宣慰使

",

置宣慰使3员(从二品官职),宣慰司同知1员(从三品),副使1员(正四品)和经历、都事等官。

明代巡抚:

明代巡抚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与

总督

同为地方最高长官。

巡抚制度萌芽于永乐时期,

永乐十九年(西元1421年)四月,

永乐帝

派尚书蹇义等26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

初创于宣德、

正统

时期,逐步发展于

景泰

正德

时期。前期巡抚相当于钦差大臣,为中央派遣巡视地方的官职,并不是常设的地方官吏,直到

嘉靖

年间才最终确立。

明代总督:

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官阶为

正二品。正统末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成化五年,成定制。

明代督抚:

官吏名来源于巡抚和总督的合称,始终为钦差大臣,名义上为三司的长官,具体事物仍由三司处理。

参考资料:大明会典

明太祖实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版英伟达”,中签号公布! 25日晚间,被市场视为“中国版英伟达”的摩尔线程,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
华与华创始人华杉称西贝“被人算... 红星资本局11月26日消息,日前,“西贝员工回应涨薪500元”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西贝品牌顾问...
原创 日... 近期,国际局势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动向。美日首脑之间的通话,特别是特朗普对高市早苗的突然联系,无疑投射出...
厦门渊亭信息科技取得恶意诉讼智...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厦门渊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恶意诉讼智能监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
李在明评高市言论:引起相当大争... 【文/观察者网 齐倩】 近日,东北亚局势骤紧。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挑起中日外交争端,中方予以强力反制。...
原创 特...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日美之间的亲密合作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
今晚很多股民都在晒截图:“很遗... 11月25日晚间,摩尔线程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本次...
“撤回发言,立即辞职!”日本爆... “我们会持续进行抗议,一场一场地抗争下去。”一名日本民众说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涉台错误言论,已在...
山东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经理层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玉岩 11月2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国资委负责同志等...
政策托底+执法护航!江苏近20... 10月22日,南京39艘老旧营运船舶拆解全部完成;11月8日,扬州94艘老旧营运船舶中的最后一艘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