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随着访华浪潮、去美元化浪潮、美国银行业危机的相继出现,让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美国是否还具备继续领导世界的能力?而科技层面的一些动态,在接下来则可能会把舆论的焦点拉回到六十多年前的那一场较量,美苏争霸的一幕再次出现了。
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在今天看来,可能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科技领域的一件大事,但在当年美苏军备竞赛的背景下,前苏联的率先发射,严重地挫败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发全社会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开始落后于社会主义的担忧和恐慌。
当时美国太空科技的落后,对西方社会的冲击,不亚于2001年的911事件,时任美国参议院的林登·约翰逊甚至称这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美国政府面临着来自全社会的指责压力,迫使美国在国防、教育和研发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改革。
美国是资本主义的“灯塔”,资本主义是美国的根基,而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与先进性则是美国得以称霸全球的理论基础,通过不断地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让世界上的人们相信,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先进的,并因此甘愿成为美帝国霸权的拥护者,华尔街、纽约、华盛顿等地则成为了世界人们争先恐后去朝拜和取经的“圣地”。
一切发生了变化
盛极而衰是每个帝国都难以摆脱的周期律,美国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站在权力巅峰的他们开始逐步沉迷于金融游戏,妄想坐在华尔街的办公室里面敲击一下键盘,就能轻易收割全球的财富,因而逐渐忽略了实体产业的发展,有谁记得,美国人已经有多少年没有推出具有革命性的科技产品了?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有马斯克的星舰,是的,星舰理念的确先进,但不成熟。
星舰
据《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20日,“史上最强火箭”的“星舰”发射失败,在空中失去控制,发生爆炸解体。报道称,火箭助推器的33个引擎中有部分没有点燃,还有部分已熄火。
在此之前,马斯克曾表示,星舰S24/超级重型B7运载火箭组合此次首飞的成功率为50%,只要在发射台不发生爆炸,那么就算是胜利了。
是什么原因迫使马斯克团队在只有50%成功率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把一个价值30亿美元的巨无霸贸然发射升空?作者认为是制度优越性之争的压力,美国人是吃过科技落后的亏的,当年前苏联在太空竞赛中领先美国,抢先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与载人飞船,对整个资本主义阵型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心理冲击。
马斯克这类大资本家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必然是要主动去维护这个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的,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的迫切感可能更甚于那些“领工资”的美国政客。
疑似航天器
新华社酒泉5月8日电(记者李国利)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如今,在面临来自中国科技领域的挑战,让美国人再次感受到了如芒在背,其西方盟友们更是开始貌合神离,西班牙、法国、新加坡等西方国家元首相继访华,星舰作为美国值得再次吹嘘的科技明珠,依然在失败的阴影中徘徊,而中国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也已成功落地,高超音速武器已经实战化、航母电磁弹射后来居上等等…美国人还能有什么能让其盟友感到“骄傲与自信”的装备?
美国人的老本所剩无几了
没有看家本领怎么能带好队伍?前沿装备研发又屡次受挫,看来还是得翻一下压箱底的存货了。
日韩指挥官登上美国核潜艇
美海军第七舰队5月4日发布消息称,美日韩三国潜艇部队指挥官4月中旬曾一起前往关岛海军基地,登上“缅因”号潜艇并出海;
美军战略核潜艇被视为最保密的武器,美日韩指挥官同乘战略核潜艇象征着美国高度信任日韩两个仆从国,向中俄朝发出强有力的军事警告。 ???
最保密的核潜艇都拿出来了,表面上说是向中俄发出警告,而作者认为其实质就是想要稳定盟友的军心,极力证明美国还是有实力的罢了,战略核潜艇之后呢?如果中国继续出牌,美国人还有没有牌可跟?
制度优越性之争才刚刚开始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美国的实力还剩多少,国际社会的政治家们都在瞪大眼睛盯着,到底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制度好,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好?接下来还会经历全方位的较量,其他国家最终会怎么站队?人们永远会选择站在赢者一边,所以,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博弈。
神秘战机
中国式的诛心才刚刚开始,美国人这次“科技竞赛”如果输了,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灯塔”将要熄灭,没了灯塔的指引,资本主义这艘“大船”还能行驶多久?咱们继续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