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记者 陈健男)12月6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区生态环境领域的恢复情况以及努力打造美丽北京先行区的部分目标成果。一年来,门头沟区植被覆盖指数上升0.18%,林地、草地稳步恢复。土地负荷指数下降0.26%,人工地表面积有所降低。
2024年,门头沟成功入选国家级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恢复重建工作与韧性城市建设工作同步开展,是气候适应型性城市试点建设体系的内容之一。全区构建了“1+13+X”重建规划体系,市级“544清单”中的33个项目已完工,80个“三年全面提升”项目开工建设。建设京西哨兵预警指挥调度平台和永定河官厅山峡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形成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条防线”。
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淼介绍,门头沟区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河道水毁修复等9项已完工,山区困难地造林等22项有序推进。全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56.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到93.9%,共记录到各类群物种4585种。地下水位最大回升点回升达23.35米,234处泉眼有106处实现再流。
截至11月底PM2.5累计浓度为30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254天,优良天比率76.5%,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方面,截至9月底三家店断面、斋堂水库断面为Ⅱ类;生态环境质量方面,2023年门头沟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71.6,连续4年保持“优”的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EI指数同比提升。
对照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等重点工作安排,门头沟区梳理出5大方面28项具体任务,总体上与GEP关键指标体系衔接对应,还特别建立了生态环境领域“绿皮书”项目库,包括生态修复、生态基础设施韧性、污染防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共计31项重点工程项目,生态总投入达135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总工程师朱彦鹏介绍,门头沟区2023年可比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达357亿元,达到24.7元/平方米,当前正在实施首都西部生态屏障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及3000亩山区困难地造林和10000亩平原生态林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随着‘一揽子’的任务措施和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程,门头沟区‘绿色家底’会愈发牢固。” 朱彦鹏表示。
下一篇:原创 如何轻轻松松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