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转对制度:官员的上走形式,提高了朝廷的行政效率
创始人
2024-11-28 17:50:57
0

在古代朝堂上是如何讨论国家大事的?面对这么多大臣皇帝一个人听的会头痛吗?所以转对制度应运而生,这样既可以解决了皇帝的烦恼,也可以让大臣们充足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具体是如何执行呢?

转对制度,是古代朝堂上一种重要的上奏形式,具体操作内容:是除了宰相之外的有级别朝廷官员,可以轮流在皇帝面前交流又或者是可以递奏折。

表达自己对于国家事务的意见和看法,并且要回复皇帝提的问题,主要负责这一任务的机构是御史台。

一、转对制度具体内容

1、转对制度概念

从具体内容来看,宋朝的转对制度并不单单是君臣之间可以多一点近距离沟通,同时也是官员之间政治权益的保障,并且在转对的具体过程中也会体现出官员存在身份有别的差异。虽然都是皇帝的臣子,但是也分三六九等。

转对这一制度论起源是起于唐朝的政府,在当时“延英殿”成为了奏对的定制,在平时的行政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占据很大地位。

到了五代这一时期的时候,又有了唐明宗的新政策,起居,并且在这一里面不再主要负责日常行政,而且主要商讨国家大事,直到后汉的时候才被废除。

宋朝最初的时候成立了转对制度,这一次的转对制度,还是有些类似于五代的时候主要是日常行政起居方面。

并且宋朝做出了一个改变那就是宋朝的时候参与转对的人数和范围扩大很多,可以集中民意,广开言路,一部分程度上缓解了皇帝专制独裁的情况。

2、转对制度参与范围

转对制度参与范围以宋朝为分界线,在宋朝以前参与的都是宰相级别的一级高官,在宋朝开始反而参与的主要是中低级官员。

根据史实有效记载,宋神宗改革官员制度以后,参与转对的官员越来越多不受官阶的限制。在转对制度这一政治下,还衍生了一种新的称呼“升朝官”。

在元丰年间的时候朝廷大部分官员都必须每日参见皇帝,因此也衍生了另一种新的称呼“常参官”。

种种迹象都在反映一个现象,宋代转对制度领导下参与普及的范围是很广的,然而其实也并不是可以百分百每一位官员都有资格转对。

在实际运行中,会因为一些原因中断甚至是废止。在宋朝的时候,转对制度从“官高者”开始,这就是变相的一种优待方式对于位分高的官员。

二、转对制度对于官员而言

1、转对制度官员人数增多

在宋朝的时候,刚开始参与转对制度的臣子只有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在淳化年间,皇帝颁布召令,内殿起居,命令两名常参官觐见。

后来到建隆年间时,也允许三个人同时觐见,治平年间时,更加拓宽了转对的官员范围,数量变成了四个人。

2、转对制度官员频率减少

从宋建隆年间开始,皇帝规定臣子们需要每五天进行一次转对,绍兴七年时也还是每五天进行一次,但是到了宣和年间时,竟然变成了一个月一次。

或许这是受了五代的影响,大臣官员们并不喜欢多言事。大臣们明白说太多了必定会招来没必要的麻烦,所以宁肯不说也不愿意做任何一点有机会损害自己官位的事情。

因此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转对制度是否能顺利实行和统治者非常有关,如果统治者是一位明君,那么大臣也敢于吐露真言,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转对制度传承根本原因

1、皇帝开明,体察明情

当朝统治者开明希望大臣官员可以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个时候转对这一制度就是很好的沟通桥梁,通过转对制度提供了机会,大臣官员们可以直言上奏,这样也避免了在中间有一些奸佞大臣使绊子。

单从这一点上讲,转对这一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稳固帝位,树立个人威信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轮流转对上奏的时候,皇帝可以直接接触到很多官员,可以听到更多信息,一些平时的冤假错案,或者是民间百姓的疾苦磨难,又或者是朝中是否存在贪赃枉法的官员都可以直接听到,对于一些朝中非常紧急的事情来说,这样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

2、官员直言,纷纷上述

转对这一制度在军事等一些国家大事上面会提供更加客观的需要,因为对于同一件事情,皇帝可以听到很多不同的意见,综合起来可以采纳最好的一个。

而且不同的官员所考虑的角度也不一样在同一件事情上,这样也会更加全面性和客观性。其实在这一现象中,也反映了士大夫渴望与君共治天下的政治希望。

3、考察官员,选拔人才

其实转对制度在具体操作中,是很复杂的,因为是要直接上书皇帝,所以大臣官员们非常谨慎,首先是书面奏折然后还要面对面向皇帝汇报,在这些过程中,真正拥有才华实力的官员会更容易被皇帝发现培养。

对于官员本身来说,更是谨慎百倍,因为自身也很清楚明白这是展示自己最好的机会,渴望在与皇帝面对面上奏的过程中,被皇帝赏识,从而仕途顺路,加官进爵。

从上文可以看出,转代制度在宋代是一种上奏方式,它本质意义上可以看出是弥补朝堂上常规流程的措施。

这种制度对于统治者来说可以体察民情,对于大臣官员们来说便于提升以士大夫为代表的阶层参与国家政治老事的积极性。

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一些真正的人才被发现培养,这便是宋朝转对制度始终可以被运行的根本原因,但是它也有一些局限性,在后续实施的过程当中有些官员为了过分夸大自己的成果假象,一些本来不是很紧急的事情充当急要。参考文献:《旧唐书》、《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五代会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版英伟达”,中签号公布! 25日晚间,被市场视为“中国版英伟达”的摩尔线程,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
华与华创始人华杉称西贝“被人算... 红星资本局11月26日消息,日前,“西贝员工回应涨薪500元”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西贝品牌顾问...
原创 日... 近期,国际局势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动向。美日首脑之间的通话,特别是特朗普对高市早苗的突然联系,无疑投射出...
厦门渊亭信息科技取得恶意诉讼智...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厦门渊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恶意诉讼智能监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
李在明评高市言论:引起相当大争... 【文/观察者网 齐倩】 近日,东北亚局势骤紧。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挑起中日外交争端,中方予以强力反制。...
原创 特...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日美之间的亲密合作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
今晚很多股民都在晒截图:“很遗... 11月25日晚间,摩尔线程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本次...
“撤回发言,立即辞职!”日本爆... “我们会持续进行抗议,一场一场地抗争下去。”一名日本民众说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涉台错误言论,已在...
山东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经理层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玉岩 11月2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国资委负责同志等...
政策托底+执法护航!江苏近20... 10月22日,南京39艘老旧营运船舶拆解全部完成;11月8日,扬州94艘老旧营运船舶中的最后一艘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