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未成年小乐在淮安某教培机构上兴趣班时,老师出言辱骂小乐,导致另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辱骂、掌掴、踢打小乐,给小乐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伤害。小乐的母亲王女士得知情况后报警,证实老师及另一名同学对小乐辱骂、踢打的事实。王女士与机构沟通,但机构仅是推脱、搪塞。
事发后,小乐出现在密闭空间不敢和陌生人在一起,不敢去兴趣班,在家里安静时会害怕有人来打自己,一人不敢睡觉等一系列反常症状,经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为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王女士来到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中心第一时间受理此案,并指派两位在未成年人保护权益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女律师办理。经过律师调查、取证,案件很快进入诉讼程序。后经法院调解,该教培机构同意退还小乐会员费,并在媒体上公开道歉,但是,在法定时间内,该教培机构并未履行。
王女士只得再次求助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强制执行,这次王女士变更了诉请:不要退款,只要道歉。最终,在法援律师的帮助下,该教培机构于近日在媒体上刊登公开道歉信。
近年来,淮安市司法局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紧盯未成年人法律援助需求,打造淮安市共青团市委法律援助工作站等特色法律援助站点,不断提升未成年群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24年以来,全市共受理涉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516件。
畅通维权通道,对涉未成年人法援案件努力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审查、当日指派,同时建立完善回访机制,对涉未成年人案件实行一案一访,了解诉求办理满意度等情况。
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共青团、妇联、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协作,今年以来,为未成年人及监护人提供法律咨询、转介引导等服务2800余次;积极 与法院、检察院配合,对未成年受害者刑事案件优先指派名优律师。
深化宣传力度,紧扣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法用法需求,编印发放维权手册500份、便民联系卡2000张。今年以来,赴学校、社区围绕民法典、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
来源:淮安市司法局
主管:江苏省司法厅
主办:江苏省司法厅宣传教育处
编审:李伟 编校:黄韬 编辑:王瑞移
下一篇:巧用诉中委托调解金融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