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卫生巾的讨论未曾停止过,从2020年100片散装卫生巾不到22元,有人劝说不要用三无产品,到各大卫生巾品牌暴雷,再到最近热议的“卫生巾C类”。
甚至不少网友喊话雷军,希望雷军可以把卫生巾的价格打下来,质量提上去。
卫生巾质量引争议网友催更新国标,11月21日,红星新闻从卫生巾国标起草单位工作人员处获悉,现在整个卫生巾行业都在围绕此次卫生巾风波想办法,工作人员表示:“标准制修订过程较长,因为起草人们要做大量验证工作,会尽快地推出来,然后广泛地征求意见。”
在我国古代,随着织布和丝绸的发明,女性开始使用“月事带”。月事带通常由小布条制成,内部填充草木灰,两端用细线系在腰间。
在20世纪初,卫生巾的原型开始出现。之后卫生巾不断改革进化,到了70与80年代,卫生棉开始采用粘贴的形式贴于内裤上起到固定作用,自此告别别针、带子的时代,逐渐在欧美国家流行起来。
1982年,恒安集团首先进入中国卫生巾市场。20世纪90年代,护舒宝、苏菲、高洁丝、ABC等品牌开始占领中国市场。
2002年,国家标准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发布并实施,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产品和生产环境卫生标准、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标准和相应检验方法,以及原料与产品生产、消毒、贮存、运输过程卫生要求和产品标识要求。
2008年,《卫生巾(含卫生护垫)》国家标准(GB/T 8939-2008)发布,并于同年9月1日实施,这是卫生巾产品的首个国家标准。
2018年,《卫生巾(护垫)》国家标准(GB/T 8939-2018)发布,并于2019年7月1日实施,取代了之前的GB/T 8939-2008标准。
2024年,《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发布,计划于2025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全面代替 GB 15979—2002,这是强制性标准,是消毒产品的基本标准之一,和GB 15979-2002相比,做了比较大的调整。
1、明确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定义分类:根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行业技术革新和产品种类,结合实际管理情况,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更新。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抗菌、抑菌目的的一次性使用日常生活用品。
2、增加了对原材料的卫生要求:根据国家相关管理规范和要求,增加了原材料卫生要求中的禁用物质和生产用水要求。
3、完善了产品卫生要求:
(1)根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不同产品的特性和用途增加了理化指标。
(2)明确了卫生栓(内置棉条)和提高了抗(抑)菌剂的微生物学指标的要求。
(3)根据产品用途以及接触皮肤、黏膜的不同,细化了毒理学试验项目。
4、增加、优化和调整了评价和测试方法:根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产品种类,结合目前已经验证的评价方法,增加、优化和调整了评价和测试方法。
我们在卫生巾的包装上常常看到两个标准,分别是卫生标准和执行标准(或者产品标准),也就是上述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和《卫生巾(护垫)》国家标准。
有网友称:“卫生巾执行标准GB/T8939的pH值,竟然和我们平时穿的外套、窗帘C类服装的pH值4.0-9.0一样,这不就说明我们等于用窗帘和外套当卫生巾使用。”
网友们指出的服装C类标准并不是卫生巾的标准,其为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国家强制标准)中 ABC类的分类。
《规范》的附录明确注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并不属于本标准适用范围。也就是说,卫生巾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类纺织品,如窗帘或外衣等没有可比性。
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类别标准但是pH值骗不了人吧?卫生巾国标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pH值、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甲醛含量等,这些指标对于保护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先来说说pH值。
pH值全称为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动的一种标志,在医学中特指体液中氢离子的含量,是评估人体酸碱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GB/T 8939-2018《卫生巾(护垫)》国标中,卫生巾的pH值范围被规定为4.0到9.0之间。
这一指标的科学依据在于,它能够确保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与女性私密部位接触时,不会造成过大的酸碱度变化,从而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不适感。
多数的卫生巾的pH值在7以下。今年11月,云南省消费者协会公布10款卫生巾比较试验结果,pH值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检出范围在5.7-6.2之间;今年3月,浙江省余姚市消保委联合余姚市市场监管局对10批次卫生巾进行抽检,样品的pH值检出范围在5.6-7.9之间,其中9款卫生巾pH值在7以下。
因此,安不安全不仅看pH值,更需关注产品卫生是否达标。
可迁移性荧光物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从卫生巾中转移到人体皮肤上的荧光增白剂。这些物质如果被人体吸收,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致癌。
在GB/T 8939-2018标准中,要求卫生巾不能检出可迁移性荧光物质,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女性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甲醛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卫生巾中,甲醛含量如果超标,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皮肤接触引发皮肤炎症,甚至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因此,GB/T 8939-2018标准规定卫生巾的甲醛含量应不超过75mg/kg,以保护女性在使用卫生巾时的健康。
另外,除了以上的指标,卫生巾国标中还包含其他关键指标,如吸水倍率、吸收速度、背胶剥离强度等。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女性测评卫生巾,例如卫生巾的长度、吸水倍率等,虽然手工测量有差距,但是可以看出,有些品牌的卫生巾确实可能不达标。不过,在测量的时候也需要按照国家标准。
小红书截图
例如测量全长偏差时,根据《卫生巾(护垫)》国家标准(GB/T 8939-2018)中的试验方法,用直尺测量试样的全长(从试样最长处量取)准确至1mm,每种同规格样品测量6片试样,6片试样至少来自两个销售包装,每包至少取两片。取6片试样的平均值,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全长偏差,结果修正至整数位。全长偏差的国家标准要求±4%。
卫生巾全长偏差计算公式
按照上述公式,虽然大部分的卫生巾长度达标,但是网友们很难不抱怨一句,既然是±4%,为什么都是卡着标准偏差,没有偏长呢?
如果在购买卫生巾时,首先查看商品的包装。卫生巾属于消毒产品,产品标签或外包装上会标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即“卫消证字”。同时,外包装还应有产品名称、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消毒级产品应标注“消毒级”字样等标识。
其次,避开营销骗局。市面上存在一些药物保健卫生巾,宣称有抗菌、抑菌、止痒,减轻痛经、舒缓不适以及平衡阴道酸碱度的功效,这均属于夸大宣传。卫生用品不同于药品,不能用于治疗疾病。
最后,购买前要留意生产日期,临期或已过期的卫生巾不要购买,离生产日期越近卫生巾质量越有保证。
现在卫生巾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卫生巾国标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是对女性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对于企业来说,遵守国家标准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日益严格,企业应当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卫生巾产品。企业应将消费者健康放在首位,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对于监管机构,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关键。监管机构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国家标准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确保市场上流通的每一片卫生巾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和遵守国家标准是保护自己健康和权益的第一步。同时,消费者应积极行使监督权,对市场上的不合格产品进行举报,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编辑:众众
审核:邱邱
法律审核:小元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