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青
帮
您
问
北青社区报副中心版开通了【小青公益法律服务】公益普法栏目,欢迎市民朋友投稿自己遇到的法律难题,我们会邀请专业律师答疑和对典型案例分析,为大家提供法律参考,敬请关注!
第七十八期
10月30日中午12点左右,陈女士在环球影城的可乐塔旁的厕所内,因为手机挂绳较重,便将iPhone 14 Pro Max放在了抽纸处,离开时不慎遗忘。12点13分,她意识到手机遗失并迅速返回,却发现手机已经不见了。她回忆,从离开到返回厕所大约只有5分钟的时间。
“现在,我连妈妈留给我的最后念想都没有了。妈妈生病时,她一直安慰我,告诉我即使她不在了,我也可以听听她的语音留言,她把想对我说的话都留在了手机里。”陈女士在当天向当地派出所寻求帮助。
11月5日下午3点51分,通州民警打电话告诉她手机找到了,民警将以邮寄的方式送回手机。
手机的失而复得,对陈女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安慰。她表示,自从手机丢失后,她一直在焦虑和担忧中度过,同时也有很多人关心她的情况,不断询问手机是否找回。现在,她终于可以告诉关心她的人:“手机找到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捡到他人掉落的财物,拾金不昧是美德,“捡到不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本栏目邀请了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武卓越律师、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高明律师、北京市德润律师事务所于晓楠律师就相关话题进行法律解读,供读者参考。
“捡到不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拾得遗失物在我国《民法典》中有明确的规定, 拾得后应当归还失主或者及时交到公安机关,捡到不还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民法典》明确规定拾得人有归还的义务,如果拒不归还,失主可以起诉要求拾得人归还。
《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五条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归还时,要求点奖励可以吗?
如果失主发布了悬赏广告,属于单方意识表示,要按照悬赏广告的承诺来支付悬赏金额。
拾得人则可以在返还的时候要求失主支付必要的管理费用和支出。这里法律并未规定可以主张报酬或者奖励。
但是如果拾得人拒绝归还侵占拾得物的,则无权要求失主支付悬赏以及必要费用和支出。
《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七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将捡到的财物丢弃或弄丢,
需要承担责任吗?
如果拾得后, 拾得人由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遗失物损毁的,还要承担赔偿责任。最近有一个案例就是某女士拾得他人金项链后,误认为是假货,最后不慎丢失,失主通过监控找到拾得人,得知项链遗失后将拾得人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决拾得人赔偿失主损失5000元。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六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这里提醒读者,有些基于职务行为产生的“拾得遗失物”不归还的行为,实际其性质可能构成刑法上的侵占罪或者盗窃罪,这里实际是基于职务行为在特定场所中,对于他人脱离占有的物实施控制,可能存在法律认定上的侵犯了他人对物的占有,这个时候就涉嫌构成侵占罪或者盗窃罪。
拾得他人物品,最好还是按照法律规定,移交到公安机关处理。
声明
以上仅供读者参考。本文观点不代表任何最终的法律意见,由于相关信息来自读者单方面描述的情况,本文仅从公益普法角度就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讲解,并不代表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认定意见,不代表任何最终的法律结论,亦不能作为认定案件结果的依据,如须办理具体法律事务,还请携带证据材料及相关文件,到具备法律服务资质的专业机构咨询并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如果符合申请法律援助条件的,也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法律援助。
征集
【小青公益法律服务】栏目 长期征集读者法律问题咨询投稿,如果您生活中有想要咨询的法律问题,欢迎投稿给我们,我们筛选后将邀请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武卓越律师、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高明律师、北京市德润律师事务所于晓楠律师对您的问题进行解答,提供法律参考。
投稿渠道:
方式一:后台私信详细描述您想要咨询的法律问题
方式二:电子邮件投稿,邮箱地址为beiqingshequbao@163.com
公益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