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消息,欧盟委员会宣称已结束反补贴调查,并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将被课以17% - 35.3%的反补贴税。就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的终裁结果而言,中方表示不予认同且不能接受,并且已经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起诉讼。目前,双方的技术团队正在开展新一阶段的磋商,力求尽快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防止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在国际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当下,维持全球自由贸易的基本格局对中欧这两大经济体是有利的。
欧委会已经公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终裁结果。事实上,中方曾多次强调,欧盟所进行的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存在着大量不合理、不合规的情况。这种做法表面上打着“公平竞争”的旗号,实质上却是一种保护主义行为,是在实施“不公平竞争”。对于这一裁决结果,中方表示既不认同也不接受,并且已经依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提起诉讼。中方必定会持续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坚定地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欧方有继续和中方就价格承诺展开磋商的意向。而中方从始至终都倡导通过对话与磋商来处理贸易争端,并且一直在这方面尽最大的努力。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这种行为充满不合理与不合规之处,它以“公平竞争”作幌子,实际却是在搞“不公平竞争”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此,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不认同且不接受该裁决,并且已经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以寻求争端的解决。
中欧即将开展第九轮磋商,欧方会派遣团队进行价格承诺谈判。双方在这一过程中,分歧难以缩小,但对话磋商不失为有效的解决办法,要实现互利共赢,欧方需要拿出诚意。倘若欧盟继续对中国进行挑衅,那么中国会让欧洲清楚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使欧洲各个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欧盟内部在对华贸易立场上存在分歧,尽管欧盟委员会根据投票结果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但其态度却显示出矛盾之处。欧盟委员会官员表示,即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欧盟仍愿意与中方继续谈判来寻求其他解决方案。中欧之间不存在地缘政治矛盾,也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双方合作本是共赢之举。然而,欧盟的对华贸易决策受到美国影响。美国不愿看到中国发展良好,也不希望看到中欧之间开展合作。而欧盟需要美国提供安全保障,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盟在对华贸易等事务上的决策。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当日,中方就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终裁措施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提起诉讼。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在此之前,中方已就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初裁措施在世贸组织进行起诉。中方很遗憾地发现,虽然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以及民众等诸多相关方都提出了众多反对意见,但欧方依旧出台了相关的终裁措施,对中国电动汽车课以高额的反补贴税。
中方对此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为了保障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权益,以及全球绿色转型合作的顺利进行,中方决定就欧盟的反补贴终裁措施提起诉讼。当前,欧洲面临诸多能源问题,同时右翼势力呈抬头之势,这使得社会分裂进一步加剧。在经贸领域,原本较易达成共识,然而一旦出现重大分歧,那只会给欧盟增添更多混乱。在中国采取行动维护自身权益之际,世贸组织规则也将对中国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