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诸多重大事件发生。第一件事,观察者网报道称,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一直在向日本、荷兰等盟友施加压力,企图“协同管制”对华芯片技术的出口。华盛顿不断施压,然而日荷两国却一直持消极态度,以“拖延”应对。此前有日本官员透露,由于担心中国在关键矿物出口方面进行反制,日本与美国的谈判虽然“接近取得突破”,但双方的谈判局势依旧“相当脆弱”。美媒彭博社爆料,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近期向日本驻美大使山田重夫发出一封警告信,催促日本方面尽快强化对华芯片制造设备销售的限制。
美国为维护其科技霸权,动用国家力量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全方位封锁打压。从芯片设计软件、高端光刻机,到芯片制造材料、芯片代工服务等方面,美国妄图用这种极端手段将中国芯片产业彻底困死。然而,美国既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决心与毅力,也小看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潜力。在中国芯片企业遭受美国制裁时,并未屈服,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自主研发之路。这条道路荆棘密布,但中国芯片企业毫不退缩,因为只有掌握芯片核心技术,才能冲破美国的封锁。
第二件事,观察者网报道称,中国无人机厂商大疆宣称已对美国国防部提起诉讼。大疆当日发给观察者网的一份声明指出:“大疆DJI因被错误列入所谓‘中国军事企业CMC’制裁清单而对美国国防部提起诉讼。大疆DJI始终致力于推动民用无人机产品的应用与创新,反对产品用于军事用途。”此外,路透社报道,大疆在向华盛顿地区法官提交的诉状里,要求五角大楼将其从“CMC制裁清单”中移除,并且控诉五角大楼错误认定其有军方背景,这一行为给大疆造成了重大财务损失。
美国国防部所编制的所谓“中国军事企业清单”,是依据美国国会2021年立法,也就是“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第1260H条而制定的一份“黑名单”,其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在美国直接或间接运营的中国“军事企业”。就在今年1月,美国方面对这份所谓的“中国军事企业清单”进行了更新,将禾赛科技、中微公司等17家中国实体企业列入其中,进行所谓的“拉黑”操作。这种相关法案的存在,一方面直接对被“拉黑”的中国企业声誉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这也表明美国以“国家安全风险”为借口,向那些可能与清单中的中国企业有商业往来的美国实体和企业发出警告。
在现代冲突中,将无人机广泛投入使用这方面,美国可谓是下了最大的功夫。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把乌克兰战场当作了无人机(甚至包括商用无人机)的小型试验场。
美国针对大疆无人机采取行动,其一个主要意图在于保护本国的无人机产业。但实际上,美国根本不存在无人机的供应链,无人机所需的相机、云台、机身以及电池均由中国供应。在小型民用无人机领域,美国确实拿不出能够脱离中国技术的替代产品。简单计算一下占比就能明白,大疆无人机在德州警局的占有率达90%以上。而且,除了在满足美国警察需求方面处于垄断地位之外,据统计,在日益普及的美国农用无人机市场,大疆同样占据着垄断地位。
第三件事,观察者网报道称,根据韩国情报机构国情院的消息,朝鲜已作出决定,派遣规模达4个旅团的特战部队士兵前往俄罗斯参战,人数规模为12000人。韩国国情院宣称,其已获悉相关情况,并且确认在本月已经有部分朝鲜士兵搭乘俄罗斯海军舰艇抵达俄罗斯境内。按照国情院的消息,首批1500名抵达俄罗斯的朝鲜士兵是从朝鲜北部的清津、咸兴、舞水端等地乘坐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所属舰艇到达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预计在进行适应性训练之后便投身俄乌作战前线。韩国总统尹锡悦主持召开了紧急安保会议。
乌克兰如今的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希望冲突升级。因为一旦冲突升级,乌克兰就能向西方国家争取到更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而且这还能让乌克兰有更充分的借口,去要求美国放开对乌武器使用的限制,从而对俄罗斯的纵深目标进行打击。泽连斯基心里很明白,乌克兰根本没有战胜俄罗斯的可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更多援助、拖延更多时间,才对泽连斯基利益集团有利。
关于朝鲜部队进入俄罗斯参与俄乌冲突一事,早在数日前就已被英国《卫报》、路透社以及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尽管该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但外界广泛猜测,这或许是自去年朝鲜最高领导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之后,双方在谈判与磋商过程中达成的一项协议。从去年至今,俄朝之间的军事合作呈现出越发密切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