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一周市场回顾
近一周,市场大部分时间均处于震荡状态,周五受“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政策文件正式发布”、“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20家机构获批互换便利,首批申请额度超2000亿元”等信息的刺激,指数逐步回暖。周五午后,在总书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讲话的鼓舞下,芯片产业链等科技板块全线上涨,周五全天成交量再次回到2万亿,市场的活跃度大幅提升。截止周五收盘,沪指收于3261.56点,周涨1.36%;科创50收于978.66点,周涨8.87%。
从板块表现来看,上周涨幅前三的板块是软件、半导体与互联网,分别上涨12.76%、11.61%与8.64%;跌幅前三的是酿酒、造船与食品饮料,分别下跌3.55%、2.98%与2.05%。周走势较强的主要以科技为主,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较弱;走势较弱的板块,以传统行业为主,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较强。
数据来源:同花顺,20241018
PART.2
基本面分析
国内方面:周末主要的消息,是各种增量政策加速落地。
央行潘行长预告,说年底前将视情况择机进一步降准25-50bp,周一(10月21日)是LPR利率报价日,本月LPR利率也会再降20-25bp。
本轮增量政策出台后,7天逆回购利率已经下调了20bp,这个利率目前扮演了政策利率的角色,它降了20bp,LPR利率的10月报价按理说应该能等幅降20bp,潘行长说的降20bp就是基准情况,如果银行愿意多让出一些利差空间,那就能降到25bp。
此外,周末加速落地的还有央行新创设的两个新工具。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于10月18日正式启动,目前有17家券商、3家公募基金公司获批参与,合计申请额度超2000亿元。
这个工具的用途,就是金融机构把债券、ETF、股票等资产,质押给央行换成央票和国债,再到市场上变现后,定向用于权益投资。
另一项工具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央行把资金给银行,再由银行贷款给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定向用来回购或者增持股票,贷款利率不高于2.25%,很便宜。
以上这些政策,都是9月24日央行发布会上就提出来的,这些政策均得到快速落地,这对市场信心的持续增强形成了非常重要的推动。当前,市场对“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规模有较高的期待。按照政策的审核批复流程,快则月底公布,慢则11月上旬公布。考虑到市场对该预期是正面的,叠加“实现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的最新表态,市场有机会在化债规模为落地前,保持着高度活跃的状态。
海外方面:美国9月零售销售超预期增长,经济无明显下行迹象且消费强劲。美国9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4%,高于预期值0.3%和前值0.1%。同比增速降至1.7%,为2024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分项目来看,多数类别呈增长态势,杂货店零售额领先增长,而加油站收入因油价下降有所减少,餐馆和酒吧支出则达到近一年来最高水平。从近期数据来看,消费者支出的强劲表现表明美国经济几乎没有出现实质性的下行迹象,劳动力市场也较为强劲,为经济的稳健增长提供了支撑。
PART.3
后市展望
短期波动或放大,中期积极看多。从近期的重要政策以及表态中,我们看到中央对于经济建设的看法与政策思路发生了明确转向,稳增长的决心显露无疑,同时持续强调投资者回报与中长期资金入市规划,也充分表达了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呵护,资本市场当前在基本面预期、制度建设、资金面等多个维度均迎来边际改善,且在经历了历史性的快速反弹之后仍然处于有性价比的估值水平。短期市场进入快速上涨结束之后的第一个调整期,情绪仍然处于较为亢奋的状态,这意味着市场波动将明显放大,周五的大涨再度点燃了人们的热情,更多人可能入市,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加剧。当前A股拥有极高关注度,不过在市场中搏斗,生死难料,普通投资者,建议谨慎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