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广西商务厅组织召开广西自贸试验区工作例会暨制度创新经验现场交流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自贸试验区工作情况,研究2024年工作思路。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自贸办主任杨春庭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治区自贸办通报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4年工作计划,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钦州港、崇左片区分别汇报2023年工作情况和2024年工作思路,钦州港片区就如何开展制度创新作经验交流发言。
自治区自贸办专职副主任白岚一行在中铁联集钦州中心站、自贸中心、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政务服务中心考察调研。
今年以来,广西商务厅联合相关部门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推动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座谈会上,广西作为典型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制度型开放取得新突破
成功举办制度型开放主题边会,启动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建设。
南宁片区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数字人民币试点;
钦州港片区推行危险化学品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联合审批改革;
崇左片区友谊关口岸成为全国首个启用出入境车辆快捷通关查验模式的陆地边境口岸。
累计形成169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集装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获2023年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登推广。
开放型经济取得新成效
今年1—11月,广西自贸试验区实现外贸进出口2279.9亿元,占全区37.3%;实际使用外资预计4.67亿美元。
一大批现代产业新动能加速集聚:
南宁片区华芯振邦半导体、南宁神光熔石英玻璃精深加工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南宁代办处等入驻中国—东盟经贸中心。
钦州港片区中伟一期四阶段、中船南翼基地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中国石油化工(钦州)产业园获评2023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落地中国南方地区首个锰硅期货交割仓库。
崇左片区海南万家腰果加工项目、良维电子二期、厦门正御集团榴莲保税加工等竣工投产,市场采购贸易同比增长190%。
开放平台取得新进展
设立了南宁、钦州、崇左、北海、防城港等五个协同发展区。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选“2023年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洋浦港—北部湾港—云南”海铁联运沥青班列、重庆新能源汽车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专列等实现首发;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开工建设。
(来源:广西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