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法庭进村居 法律服务暖民心
原标题:周末法庭进村居 法律服务暖民心
安徽日报记者 任雷 通讯员 蒋加磊
“欠账的人在国外,我以为15万元没戏了,没想到法官帮俺连本带息要回来了!”近日,利辛县张村镇的赵某来到张村法庭,感谢法官通过“云上法庭”帮其分期讨回借款。
这是亳州法院深入开展“周末村居法庭”,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枫”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亳州法院秉持能动司法理念,推动法官直联群众,变“坐堂问案”为“主动出诊”,把更多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坐等案件上门不如主动出击。矛盾越小、发现越早,化解的成本就越小,最理想的状态是止于未发。”亳州中院院长李孝云说。
亳州市是农业大市,有88个乡镇(街道),但人民法庭仅27个,案多人少矛盾较为突出。“周末村居法庭”机制应运而生,针对上班族、农民、外出务工者等不同群体,法院干警灵活选择周末、农闲、寒暑假等时间,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宣传、诉调对接,以深化诉源治理为着力点,努力实现“源头端”抓预防、“诉前端”促化解、“诉讼端”寻求最优解,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司法满意度和获得感。
依托“周末村居法庭”,亳州法院择优选聘212名驻庭调解员,组建“法官+法官助理+驻庭调解员”团队,打造“一村一法官”;组织法官在傍晚时分进村宣传、调解,推出“昏约邻里”解纠纷;选取宅基地纠纷、民间借贷等农村多发矛盾纠纷开展巡回审判,以案说法,建立法官与群众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编制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法律风险指导书等。
亳州法院还积极对接社会各方面解纷力量,不断扩大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朋友圈”,构建“源头治理、调处优先、诉讼断后、多方协同”的源头化解纠纷工作格局。针对农村“天价彩礼”“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等多发性社会问题,选取婚约彩礼、家庭暴力等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邀请村干部、村民及“乡贤”“乡村明白人”旁听;针对近年来农村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多发态势,联合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打造“与你同行 法护未来”关爱留守儿童法治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溺水、反校园欺凌等宣传活动……
“周末村居法庭”已覆盖亳州990余个乡村、社区,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活动770余次,服务群众7.6万余人次。今年前11个月,全市法院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同比下降5.55%。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