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8年,《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北京市商品房现房买卖合同》即将迎来新示范文本。日前,北京市住建委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北京市商品房现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进行修订,形成《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北京时隔8年修订商品房销售合同示范文本,一定程度给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从市场生态看,修订稿新增22条集中式 “特别提示”、明确纸质合同送达时限、赋予购房者产权代办选择权等条款,直击网签后合同交付延迟、公积金贷款受限、代办服务强制捆绑等交易痛点,有效缓解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助于减少交易纠纷。
行业层面,合同条款的规范化与透明化,能够增强购房者入市信心,尤其在市场调整期,通过降低交易风险稳定消费预期,与需求端刺激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当前地产基本面仍在筑底: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4.7%,住宅投资下降13.8%;新开工面积同比降19.8%,投资信心修复仍需要时间。
需求端政策部分起效:限购放松、房贷利率下行支撑核心城市需求释放,但高基数下表观改善被稀释。而融资支持尚未传导至投资端:地产“白名单”机制资金重点用于“保交付”,导致拿地意愿持续低迷,10月土地溢价率降至年内新低(2.7%)。
展望后市,当下地产板块可能需要看到房贷贴息等财政政策以超预期力度落地,才能初步提振市场信心,而要真正扭转市场预期,则需要看到一系列地产及相关政策组合拳出台,在一定程度提升房价或未来收入预期,因此需关注12月经济工作会议。
具体到 A 股市场,行业基本面仍在筑底,这一阶段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的销售和土储占比高、在重点城市的市占率较高的房企抗风险能力更强,随着新一轮政策窗口渐近,头部房企或具备低位布局价值。(光大证券微资讯)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