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聚焦未成年人法律服务需求,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以创新举措破解维权难题,用专业力量筑牢未成年人的保护防线。
兴安盟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纳入规范化建设重点,明确服务标准、细化服务内容,针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刑事辩护、抚养费纠纷、人身损害赔偿、校园欺凌、家庭暴力等未成年人高发案件,简化审批程序,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让维权流程“减时提速”。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申请法律援助,依法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切实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保障应援尽援、速援优援。截至目前,全盟受理未成年人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72件。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兴安盟着力打造一支“懂法律、通心理、有爱心”的专业化法律援助队伍,切实提升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严格选任标准,筛选政治素质过硬、办案经验丰富、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律师,组建动态更新、管理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人才库。加大队伍业务培训力度,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法律法规、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等专题培训和研讨交流,让办案人员既懂“法理”又通“情理”,不断提升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用专业能力为未成年人维权保驾护航。
创新普法形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普法活动。组织志愿者、法律援助律师、基层法律援助工作者等深入学校、社区,围绕预防校园欺凌、远离网络沉迷、抵制毒品危害等热点问题,通过发放法律手册、举办法治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法律知识走进未成年人生活,引导未成年人增强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7月底,推出“援在兴安”微视频动画普法栏目,以原创卡通IP“援宝”为代言人和主角,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打破了传统普法模式的局限。截至目前,栏目浏览量已突破5000人次。(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