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表彰决定,内蒙古赤峰市法律援助中心喜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这不仅是对中心长期以来关爱老年人、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的充分肯定,更凝聚着赤峰市法律援助工作为老服务的满满诚意。
针对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顾虑流程繁琐、手续复杂、耗时费力,中心推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四优先”原则,完善涉老服务流程,当天申请、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全力压缩老年人维权时间。针对行动不便、身患重病或者居住偏远的老年人,中心还会提供“三上门”服务,上门受理申请、上门解答咨询、上门办理手续,将法律援助真正送到老人身边。此外,赤峰市在全市所有法律援助机构设置了“老年人服务窗口”,在乡镇(街道)司法所、村(居)委会、老年活动中心、养老机构,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或流动服务站,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咨询、获取法律服务。
聚焦老年人生活中易发敏感的法律问题,如老年人遇到赡养纠纷、家庭矛盾,尤其是涉及保健品、收藏品、养老投资等新兴骗局,中心会提供精准详细的法律咨询、代拟文书、诉讼代理等全方位、针对性服务,细致讲解维权方法,帮老人守住“钱袋子”。在老年人遇到矛盾纠纷时,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主动告知、适用“援调对接”工作模式,积极运用非诉方式化解涉老矛盾纠纷,让老人不用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同时,中心搭建起与民政、卫健、公检法等部门的常态化协作桥梁,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案件转介、快速响应、协同处置,形成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强大合力。
中心经常性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老年人”“法律援助银龄行动”等专项活动,走进社区、乡村、广场、公园等场所,通过法律讲座、咨询解答、资料发放等形式,把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援助法这些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讲清楚、说明白。除了线下活动,中心还在抖音、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普法文章、漫画、短视频等,用真实案例教会老年人如何防范骗局、依法维权。(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