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宁11月20日消息(记者梁瑜琳 见习记者滕艳娇)11月20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场)上获悉,今年以来,广西检察机关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核心,在维护安全、护航发展、为民司法、提升监督质效等方面成效显著,多项工作走在前列。
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上,检察机关锚定“平安广西”建设目标,依法严惩各类危害安全犯罪。2025年以来,广西针对跨境电信诈骗、网络暴力等问题,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3983人,同时积极参与强边固防,筑牢边境安全防线,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领域,检察机关交出亮眼“成绩单”。平等保护经营主体,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3662人,开展违规涉企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起诉相关犯罪104人。生态保护方面,深入开展涉重金属污染、非法采矿案件倒查,起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1918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1132件,如横州市检察院推动西津国家湿地公园54个畜禽养殖场整治,消除污染隐患。此外,自贸试验区片区检察室实质化运行,为对外开放赋能。
司法为民实践中,检察机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为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支持起诉657件,保障弱势权益;未成年人保护“零容忍”,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同比分别降23.21%、4.29%,依托观护基地构建全链条帮教体系,防城港市对涉边涉私未成年人教育后无一人再犯,贺州市“春晓帮教云平台”实现动态跟踪。同时,发放司法救助金1229万余元帮扶810人,检察听证3265件次,三级检察院领导包案办理信访2116件,涉法涉诉信访量降21.1%,经验获全国推广。
法律监督创新上,检察机关打造“精准+数字”新模式。行政检察聚焦“小过重罚”等问题,办理个体工商户黄某抗诉案,为其挽回损失3万余元,还研发118个行政检察大数据模型,成案146件;针对虚假诉讼,联合多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提出监督意见291件(同比升3.98倍),依法公诉3件5人。作为最高检智能办案试点,部署运行三类犯罪智能辅助系统,使用率超92%,实现“又快又好”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