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纠纷,找老姚。”如今,在郏县薛店镇、茨芭镇一带,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很多人都知道老姚是个善解群众“疙瘩”的高手。
老姚名叫姚国甫,原是茨芭镇的一名退休干部,2014年8月被郏县司法局薛店司法所聘为调解员,后成为该所专职调解员。
老姚善于调解纠纷的名声最初是在茨芭镇叫响的。退休前,他曾担任茨芭镇信访办主任多年,经他调解的民间纠纷不计其数。
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对茨芭镇天城洼村两户村民纠纷的调解。这两户村民因宅基地问题曾打过两次架,经派出所处理后仍没解决,双方随时准备打第三次架。老姚知道后主动上门调解,反复沟通、耐心调解,最终促成两家握手言和。事后,两家人不仅送来锦旗,还共同请来唢呐班子,在村里热热闹闹庆贺了一番。
2020年6月,薛店镇下宫村的王某与在镇上经营农资的石某发生纠纷,原因是王某从石某处买了几瓶除草剂往豌豆地里打,结果豌豆大量死亡减产。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最后事情到了老姚这里。于是,老姚骑着电动车多次往返两家,还亲自下地测产核损,厘清责任、讲明利害,通过“背靠背”沟通,最终促成赔偿协议,实现案结事了。该案例被评为2020年度郏县政法系统“十大精品案例”之一。
2019年7月,薛店镇太朴寨村两户村民因建房发生纠纷,一家已经打好地基,另一家说地基超占自家一寸,非要对方扒掉重建,双方互不退让,包村干部与村干部多次协调未果,只好交到老姚手里。老姚接手后立即带着包村干部到两家走访,了解双方真实意图,给双方出主意想办法,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一方赔礼道歉并退后一寸垒墙,另一方接受道歉不再追究。当夜11点,老姚将协议交到包村副镇长手中时,对方连连称赞:“老姚,你可真是太神了!”
老姚调解为什么这么神?
“调解工作看似复杂,其实有章可循。”姚国甫说,“首先要公平,一手托两家;其次要懂心理、通常识,更要会察言观色,听话听音,把握进退节奏,引导当事人理性沟通。”
他常以“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自勉,将民事调解视为修行积德。多年来,他主持或参与调解民间纠纷160余件,调成率超过98%,其中重大矛盾纠纷16件。
因工作出色,群众满意、领导认可,2021年12月,姚国甫被河南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优秀调解员”称号。
“把民间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让群众不误工、不花钱、不伤感情,这也是我对社会的一点贡献,是发挥余热。”姚国甫说。(蔡长伟 张鸿雨 李世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