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编者按:
近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中央驻鲁和省直新闻媒体开展集中采访活动,深入日照、枣庄、泰安等市县(市、区)镇(街道),进企业、访社区,下乡村、到田间,积极挖掘宣传山东省基层人大在推进"两个联系"、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方面的积极实践,在加强监督工作方面采取的有效举措和特色亮点工作,各设区市人大被赋予立法权十周年来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方面的好经验做法,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讲好山东人大故事。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聚焦立法“后半篇文章”,山东省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开发应用地方性法规“四入”数智监督平台,在线监督每一部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设置预警“亮灯”提醒,推动地方性法规从“纸面”落到“地面”。
自2015年获准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日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8部地方性法规。针对地方性法规实施涉及部门多、环节多,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很难全面真实掌握法规实施情况的问题,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日照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推动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纳入监察融入司法列入普法工作的决定》,压实立法、行政、监察、司法机关在“四入”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开发应用地方性法规“四入”数智监督平台,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法规实施,并于2023年12月20日正式上线运行。
据日照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地方性法规“四入”数智监督平台依托政务云大数据,聚焦地方性法规实施的各领域和各环节,整合人大及行政执法、监察、司法等数据资源,集成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4+3+N”监督架构。
“4”即“进入执法、纳入监察、融入司法、列入普法”四个板块一体推进。主要对各级行政、监察、司法机关根据法规授权、制定落实配套制度机制的情况,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情况,依法加强司法审判和法律监督适用情况,依法开展法规宣传教育等情况,有效运用动态掌握、自动预警、精准分析等数字化手段,在线跟进、全程监督。
“3”即跨部门、跨层级、跨链条“三跨协同”。跨部门,是指数智监督平台覆盖法规实施所有责任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各级监察机关、各级法院和检察院、有关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实现一网通联、数据共享。跨层级,是指从市、区县到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各个层级,依照法定权限进行一网统管,推动法规实施向基层延伸。跨链条,是指以法规实施为核心,统筹考虑法规制定、法规完善、法规实施等环节,优化流程设置,形成立法与实施的全链条工作闭环。
“N”即日照市当前和今后颁布施行的所有地方性法规。每一部法规颁布实施后,对条文逐项梳理分解,明确责任单位、目标任务、实施效果和完成时限,对贯彻实施情况进行实时录入、在线监督。为增强工作时效性,系统专门设置了预警提醒功能,如法规确定的某项工作落实进度较慢,亮起“黄灯”催促;如某项工作按法定要求严重滞后,则点亮“红灯”予以警示,并跟踪督促落实。
目前,“四入”数智监督平台打通数据壁垒,整合涉及16部地方性法规45个部门单位的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对每部法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画像”,更为直观地反映情况、揭示问题。目前已归集进入执法事项1056件、纳入监察事项75件、融入司法事项150件、列入普法事项55件。坚持“线上+线下”协同联动,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时,依托平台,对相关法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对照法条逐一核对,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度。
同时,“四入”数智监督平台还畅通了民意渠道,专门设置代表建议和群众建议模块,公开征集群众对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意见建议,结合平台反馈的情况和数据,定期分析研究加强法规实施、改进立法工作的措施,并适时组织对地方性进行立法后评估,为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废止等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