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12日电 (马元)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化解。11月11日,茫崖市花土沟镇团结路社区通过“党建 + 网格 + 调解”联动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因宠物猫跑步机使用引发的邻里噪音纠纷,既维护了居民合法权益,又筑牢了邻里和谐根基,成为社区深化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据悉,11月10日,团结路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排查中,接到公租房1号楼楼下住户的求助诉求。该住户反映,楼上居民饲养的宠物猫使用跑步机时产生的持续噪音,长期干扰其正常休息,双方多次自行协商均未达成一致,矛盾逐渐升级,严重影响邻里关系。
接到诉求后,网格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社区党支部。社区党支部立即启动矛盾纠纷应急化解机制,带领专业调解员、网格员组成工作小组,当日便入户开展处置工作,确保矛盾不扩大、不升级。调解现场,党支部书记牵头搭建平等沟通平台,网格员详细核实噪音产生时段、影响范围等关键信息,做好记录备案;调解员则结合《民法典》中相邻权相关规定及社区《居民公约》文明养宠条款,向双方开展法治宣传和情绪疏导。
一方面,工作人员耐心倾听楼下住户的诉求,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另一方面,向楼上养宠居民阐明“个人权益行使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原则,引导其换位思考邻里相处的包容之道。经过多方耐心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协议:楼上住户承诺错时使用宠物猫跑步机,严格避开每日居民休息时段,且每日下班回家后及时关闭设备电源,避免噪音扰民;楼下住户也表示将给予邻里更多理解与包容,双方握手言和,矛盾得到圆满解决。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团结路社区党支部落实“十五五”规划中“健全基层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机制”要求的具体行动。
近年来,团结路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将“枫桥经验”融入日常网格服务,不断完善“网格排查、支部牵头、多元调解”的闭环工作机制,通过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扎根一线,以网格为单位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居民公约宣讲等活动,提升居民自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聚焦邻里纠纷、民生诉求等“关键小事”,将网格打造成矛盾化解的“第一阵地”、服务群众的“前沿窗口”,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注入强劲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