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汕尾海丰的可塘珠宝交易市场,商铺林立,店内商品珠光熠熠,吸引不少顾客前来选购。
“多亏法庭的及时调解,不仅化解了买卖纠纷,还帮我消除了网络差评,生意才慢慢回到正轨。”某珠宝店店主对可塘法庭表达了感谢。
此前,该店主因一笔珠宝交易与买家产生分歧,对方不仅将其诉至可塘法庭,还在网络平台发布多条恶意差评,让店铺声誉受损。
可塘法庭庭长张武钦了解案情后,第一时间启动诉前联调程序,“我们一方面梳理交易凭证摆清事实;另一方面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促成买家主动撤诉,并删除了所有不良言论,及时挽回了店铺的名誉损失。”
针对珠宝交易中常见的质量争议、货款纠纷等问题,可塘法庭在珠宝交易市场和海丰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挂牌“诉调中心”,通过类案风险提示、联动调解等方式,实现“纠纷不出基地”。如今,这个扎根产业一线的诉调中心,已成为守护珠宝行业营商环境的“司法前哨”。
可塘法庭的精准司法解纷服务,正是广东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的生动缩影。在广东,从传统产业集群到高新产业高地,法治力量正以多元举措助力企业高效解纷。
可塘珠宝交易市场。
视线转向东莞第一法院松山湖法庭,一份获评最高人民法院优秀案例的卷宗,记录着一家科技公司的“凤凰涅槃之路”。
这家曾负债7000万元的企业,在松山湖法庭的活封活扣与和解机制的助力下,不仅摆脱债务困境,更成长为产值超20亿元的行业标杆企业,至今已引入6亿元注资,并启动上市流程。“关键时刻是司法‘雪中送炭’,既守住了企业的生存底线,又为我们赢得了发展空间。”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松山湖法庭自2010年起集中受理东莞市90%以上金融案件。2022至2024年,法庭前端调处纠纷5.9万件,成功化解4.8万件,化解率达83%,为辖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2.1亿元。截至2025年10月,更助力29家初创科技企业获得近2.59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贷”授信。
此外,针对产业链纠纷,松山湖法庭还创新“产业链共生”调解法,近期已为两家新能源、新材料民企各化解14起供应商诉讼,既解决了千万元欠款难题,也修复了供应链信任关系。
松山湖法庭。
近年来,广东聚焦民营企业投资、贸易、金融、知识产权等矛盾多发领域,大力培育商事调解组织,推动商事纠纷化解更高效、专业,涌现出一批成果——
省司法厅牵头打造“以商解商”调解品牌,出台《广东省人民调解工作规范》;深圳率先出台《深圳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和全国首个商事调解团体标准;珠海则推出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商事调解活动的地方性法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调解条例》……
以法治为核心抓手,广东正逐步构建多层次商事调解体系,精准破解商事纠纷,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赢得市场。
文字/图片:南方+记者 李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