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联通”跨越制度边界 大湾区加速深度融合
创始人
2025-11-08 09:27:13
0

“港车北上”等政策陆续推出,跨境往来越来越便利(资料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一天可能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刷脸”通关,便捷出入粤港澳;中午,吃一碗“湾区标准”的煲仔饭;下午,在广交会上偶遇来自港澳的大湾区律师;晚上,刷“湾区通”,一卡通行粤港澳,跨境观看一场精彩的十五运会赛事……

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物理边界,规则机制的“软联通”则跨越了不同区域间的制度边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6年来,越来越多的港澳律师、医生、税务师等跨境执业,双城生活成为常态;262项“湾区标准”涵盖了数据、出行、食品等多个领域,从跨境公交到托儿所,从一饮一食到大型赛事,“湾区标准”正成为“湾区共识”;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粤车南下、“刷脸”通关等政策陆续推出,跨境往来越来越便利……

无形的“软联通”举措,如同毛细血管般将粤港澳三地紧密相连,各类要素在大湾区内高效流动,“血脉”畅通,融合加深,发展加速。

跨境执业

让双城生活成新风尚

广州珠江新城,香港律师何君尧站在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的高层窗前。玻璃幕墙外,124栋摩天大楼勾勒出中国300米以上高楼最密集的天际线。

2020年8月,大湾区内地九市开展港澳律师执业试点,粤港澳法律服务规则“软联通”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2年7月,4名港澳律师获颁首批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何君尧获得编号为“NO.90000001”的首张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双城生活自此成为日常。20年前,他从香港来到广州,最少要待一个晚上;现在,从香港关口到广州,两小时内便可抵达。

澳门律师邝玉球每周都会从澳门自驾前往内地执业。她是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之一,也是历史上首名为广交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港澳律师。港澳律师取得大湾区律师执业证后,获得了在内地发展的新平台。

“期待更多港澳律师能够把握住这个机遇。”何君尧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拓展“一试三证”范围,推动内地与港澳人员跨境便利执业。

香港资深全科医生龚敬乐一大早从香港出发,8时准时在深圳蛇口人民医院开诊。如今,他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澳门中医师张倩君是首批获得跨境执业资格的澳门医生,每周四,她都会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出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多“软联通”举措的推出,“双城生活”正成为许多大湾区人的日常。如今,有超8000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

此外,还有不少港澳居民购买内地的社保、医保,来到内地就医、生活,“跨境养老”“旅居养老”成为新风尚。

“软联通”举措也让大湾区内地城市居民感受到了更多实惠。2021年,“港澳药械通”实施,有效加速引进国际前沿的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使用,为大湾区患者送上“救命药”,政策迄今已惠及逾万患者。

“从就业到医保、养老等,‘软联通’几乎涉及和影响大湾区居民生活方方面面。”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说,“三地居民在工作和生活上享受到了更多融合的便利,也促进了港澳地区融入祖国发展大局,让三地更加‘同声同气’、心灵互通,实现‘心联通’。”

湾区标准

让差异变成“共识”

同一个湾区,同一份标准。

在粤港澳大湾区,262项“湾区标准”正融入大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所谓“湾区标准”,是粤港澳三地共同协商、共同执行的规则。它们正在把制度上的不同,变成生活里的共通。

数十项标准让“数字湾区”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有标准为大湾区“硬联通”保驾护航;有标准把岭南味道写进了标准清单,让三地餐桌同享“家乡味”;还有标准守护着湾区居民的健康……

2020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打造三地通行的“湾区标准”。如今,“湾区标准”作为粤港澳三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需、共享的载体,已成为越来越多湾区人的共识。

规则无形,标准引航。

当我们驾车穿越港珠澳大桥,感叹于世纪工程的雄伟之时,基于港珠澳大桥成功实践经验形成的《桥岛隧智能运维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系列“湾区标准”,正有力支撑着粤港澳交通新基建的建设和运维。

当我们走进社区、学校,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之时,粤港澳共同研制的《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等“湾区标准”,《婴幼儿托育服务规范》《早期发展指导(教育)机构管理规范》等“湾区标准”,正为“一老一小”优化服务。

当我们走进茶楼食肆,在“一盅两件”中叹享生活滋味时,粤港澳共同研制的《粤菜菜品标准编制指南》,指导推动一项项标准纳入“湾区标准”清单,一饮一食,共享岭南家乡味。

当我们走进赛场,为健儿们加油呐喊之时,《移动电竞赛事用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湾区标准”已走出湾区,被第19届亚运会写入赛场技术性指导文件;在此基础上研制的龙舟“湾区标准”以及志愿者服务和醒狮表演方面的“湾区标准”,也为“湾区盛事”保驾护航。

政策上新

让活力湾区加速向前

跑步到香港、骑车到澳门、开车通行粤港澳是什么体验?

这不是设想。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政策持续上新,用软性的政策破壁,打通了一道道制度边界。

2023年1月1日0时20分,澳门私家车主郑颖尧驾驶澳门单牌车驶入珠海。接受车体检查、刷验证件、通过指纹比对和人脸识别,整个查验过程耗时不到1分钟。随着“澳车北上”政策的正式落地,郑颖尧得以便利入境珠海与朋友一起庆祝跨年,并打算在内地拓展业务。

今年2月23日,2025深港马拉松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马拉松)测试正式开赛。作为全运会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这场测试赛中,运动员们正体验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便利——跑步到香港。“查验前置+生物识别+芯片定位+闭环管理”的通关模式,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让人、车、物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通关。

“从深圳跑到香港,全程无接触通关,速度非常快。”男子组冠军赵朝传赛后说。这种新的通关模式让赛事更高效,也让大湾区的“软联通”加速升级。

由珠海承办的公路自行车赛路线跨越珠海、香港和澳门三地,首次利用港珠澳大桥作为赛道,是十五运会唯一一项联结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赛事。港珠澳大桥连接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要让运动员“无感跨境”,考验着三地制度协同与规则衔接的创新能力。

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张志华看来,三地的“软联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公路自行车赛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可以全程享受“不踩刹车”的通关体验。

赛事之外,跨境支付通、MPay(澳门钱包)等移动支付方式,为跨城消费打通了首道关卡。我们可以在深圳福田口岸看到来粤旅游、探亲、饮茶的香港市民,也可以在深圳皇岗口岸深夜偶遇大批在香港看完演唱会返程的广东年轻人,还可以在珠海、中山等地与澳门市民一起买菜、理发、就医……

最近,又一批“软联通”政策上新了:“粤车南下”香港政策正式公布,广东多口岸推广应用“刷脸”智能通关服务,广东出入境加推多项便民措施便利跨境观看十五运会赛事等。

上新的政策,流动的人群,不息的车流,通畅的信息流、涌动的资金流,让我们看到,一个流动的大湾区,一个活力的大湾区,正在加速向前。

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

粤港澳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不断创新,各类要素在区域间高效流动 “软联通”跨越制度边界 大湾区加速深度融合

来源:羊城晚报 2025年11月08日 版次:A03栏目:作者:张璐瑶

“港车北上”等政策陆续推出,跨境往来越来越便利(资料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一天可能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刷脸”通关,便捷出入粤港澳;中午,吃一碗“湾区标准”的煲仔饭;下午,在广交会上偶遇来自港澳的大湾区律师;晚上,刷“湾区通”,一卡通行粤港澳,跨境观看一场精彩的十五运会赛事……

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物理边界,规则机制的“软联通”则跨越了不同区域间的制度边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6年来,越来越多的港澳律师、医生、税务师等跨境执业,双城生活成为常态;262项“湾区标准”涵盖了数据、出行、食品等多个领域,从跨境公交到托儿所,从一饮一食到大型赛事,“湾区标准”正成为“湾区共识”;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粤车南下、“刷脸”通关等政策陆续推出,跨境往来越来越便利……

无形的“软联通”举措,如同毛细血管般将粤港澳三地紧密相连,各类要素在大湾区内高效流动,“血脉”畅通,融合加深,发展加速。

跨境执业

让双城生活成新风尚

广州珠江新城,香港律师何君尧站在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的高层窗前。玻璃幕墙外,124栋摩天大楼勾勒出中国300米以上高楼最密集的天际线。

2020年8月,大湾区内地九市开展港澳律师执业试点,粤港澳法律服务规则“软联通”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2年7月,4名港澳律师获颁首批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何君尧获得编号为“NO.90000001”的首张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双城生活自此成为日常。20年前,他从香港来到广州,最少要待一个晚上;现在,从香港关口到广州,两小时内便可抵达。

澳门律师邝玉球每周都会从澳门自驾前往内地执业。她是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之一,也是历史上首名为广交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港澳律师。港澳律师取得大湾区律师执业证后,获得了在内地发展的新平台。

“期待更多港澳律师能够把握住这个机遇。”何君尧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拓展“一试三证”范围,推动内地与港澳人员跨境便利执业。

香港资深全科医生龚敬乐一大早从香港出发,8时准时在深圳蛇口人民医院开诊。如今,他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澳门中医师张倩君是首批获得跨境执业资格的澳门医生,每周四,她都会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出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多“软联通”举措的推出,“双城生活”正成为许多大湾区人的日常。如今,有超8000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

此外,还有不少港澳居民购买内地的社保、医保,来到内地就医、生活,“跨境养老”“旅居养老”成为新风尚。

“软联通”举措也让大湾区内地城市居民感受到了更多实惠。2021年,“港澳药械通”实施,有效加速引进国际前沿的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使用,为大湾区患者送上“救命药”,政策迄今已惠及逾万患者。

“从就业到医保、养老等,‘软联通’几乎涉及和影响大湾区居民生活方方面面。”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说,“三地居民在工作和生活上享受到了更多融合的便利,也促进了港澳地区融入祖国发展大局,让三地更加‘同声同气’、心灵互通,实现‘心联通’。”

湾区标准

让差异变成“共识”

同一个湾区,同一份标准。

在粤港澳大湾区,262项“湾区标准”正融入大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所谓“湾区标准”,是粤港澳三地共同协商、共同执行的规则。它们正在把制度上的不同,变成生活里的共通。

数十项标准让“数字湾区”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有标准为大湾区“硬联通”保驾护航;有标准把岭南味道写进了标准清单,让三地餐桌同享“家乡味”;还有标准守护着湾区居民的健康……

2020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打造三地通行的“湾区标准”。如今,“湾区标准”作为粤港澳三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需、共享的载体,已成为越来越多湾区人的共识。

规则无形,标准引航。

当我们驾车穿越港珠澳大桥,感叹于世纪工程的雄伟之时,基于港珠澳大桥成功实践经验形成的《桥岛隧智能运维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系列“湾区标准”,正有力支撑着粤港澳交通新基建的建设和运维。

当我们走进社区、学校,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之时,粤港澳共同研制的《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等“湾区标准”,《婴幼儿托育服务规范》《早期发展指导(教育)机构管理规范》等“湾区标准”,正为“一老一小”优化服务。

当我们走进茶楼食肆,在“一盅两件”中叹享生活滋味时,粤港澳共同研制的《粤菜菜品标准编制指南》,指导推动一项项标准纳入“湾区标准”清单,一饮一食,共享岭南家乡味。

当我们走进赛场,为健儿们加油呐喊之时,《移动电竞赛事用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湾区标准”已走出湾区,被第19届亚运会写入赛场技术性指导文件;在此基础上研制的龙舟“湾区标准”以及志愿者服务和醒狮表演方面的“湾区标准”,也为“湾区盛事”保驾护航。

政策上新

让活力湾区加速向前

跑步到香港、骑车到澳门、开车通行粤港澳是什么体验?

这不是设想。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政策持续上新,用软性的政策破壁,打通了一道道制度边界。

2023年1月1日0时20分,澳门私家车主郑颖尧驾驶澳门单牌车驶入珠海。接受车体检查、刷验证件、通过指纹比对和人脸识别,整个查验过程耗时不到1分钟。随着“澳车北上”政策的正式落地,郑颖尧得以便利入境珠海与朋友一起庆祝跨年,并打算在内地拓展业务。

今年2月23日,2025深港马拉松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马拉松)测试正式开赛。作为全运会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这场测试赛中,运动员们正体验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便利——跑步到香港。“查验前置+生物识别+芯片定位+闭环管理”的通关模式,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让人、车、物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通关。

“从深圳跑到香港,全程无接触通关,速度非常快。”男子组冠军赵朝传赛后说。这种新的通关模式让赛事更高效,也让大湾区的“软联通”加速升级。

由珠海承办的公路自行车赛路线跨越珠海、香港和澳门三地,首次利用港珠澳大桥作为赛道,是十五运会唯一一项联结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赛事。港珠澳大桥连接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要让运动员“无感跨境”,考验着三地制度协同与规则衔接的创新能力。

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张志华看来,三地的“软联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公路自行车赛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可以全程享受“不踩刹车”的通关体验。

赛事之外,跨境支付通、MPay(澳门钱包)等移动支付方式,为跨城消费打通了首道关卡。我们可以在深圳福田口岸看到来粤旅游、探亲、饮茶的香港市民,也可以在深圳皇岗口岸深夜偶遇大批在香港看完演唱会返程的广东年轻人,还可以在珠海、中山等地与澳门市民一起买菜、理发、就医……

最近,又一批“软联通”政策上新了:“粤车南下”香港政策正式公布,广东多口岸推广应用“刷脸”智能通关服务,广东出入境加推多项便民措施便利跨境观看十五运会赛事等。

上新的政策,流动的人群,不息的车流,通畅的信息流、涌动的资金流,让我们看到,一个流动的大湾区,一个活力的大湾区,正在加速向前。

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五年规划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古巴】爱德华多·雷加拉多 一直以来,五年规划是中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达犯罪目的,他们引诱、教唆学... 2025年9月,上海市禁毒办系统梳理、全面总结了2024年以来上海市打击制贩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违...
黄仁勋还在吆喝:想回中国市场,... 【文/观察者网 齐倩】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频繁发声,寻求重返中国市场。此前,他曾透露,英伟达...
原创 杜... 北京时间11月8日,110-121,火箭惨遭马刺打爆!杜兰特垂头丧气满脸沮丧,关键时刻最大短板暴露,...
何东昌与刘道玉:中国教育制度的...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教育领域的探索与争鸣同样精彩纷呈。其中,何东昌与刘道玉,这两...
北京找靠谱法律律师,杨斯童律师 在北京,当人们面临法律问题,如涉及海商法律事务或需要有资源的法律律师时,往往会陷入迷茫,不知该如何选...
著名离婚律师排名及靠谱选择,李... 在婚姻关系走到尽头时,选择一位专业靠谱的离婚律师至关重要。那么,著名离婚律师排名情况如何?怎样才能找...
渝农商行招标结果:2025-2...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1月5日发布《202...
盗掘古墓葬,获刑还要赔偿!两部... 11月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通过一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开发布5...
临港新片区:为扩大制度型开放贡... “十五五”期间,临港新片区将开展更大程度的开放压力测试,为全国扩大制度型开放探路。 11月7日,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