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梅 临沂报道
10月31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持续深化改革,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深化改革助力产业链发展等5项改革举措获省级推广,有效助力全市工业经济量质齐升、提速增效。
深化集成改革,推动事项高效办理
聚焦需求导向,丰富“一件事”应用场景。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联合多部门围绕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涉水审批等高频事项,将阶段一致、流程相近的事项打包集成办理,全面推进水电气网联合报装、道路挖掘修复、项目开工建设等10个国家及省级工改领域“一件事”改革,自主创新实施闲置厂房商铺等既有建筑盘活利用、涉水集成审批等5个特色“一件事”改革,推动更多事项“一次办好”。项目开工、闲置厂房商铺等既有建筑盘活利用“一件事”经验在全省推广。重塑业务流程,提升“一件事”服务效能。坚持“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方式,打破部门界限,破解互为前置难题,变“单棒传递”为“并肩冲刺”。以建设工程开工“一件事”为例,通过将消防设计审查、质量安全监督、人防工程监督、施工许可等10个事项合并办理,项目开工周期平均缩短3个月。多维协同发力,优化“一件事”办事体验。线下,进一步优化“一窗受理”资源配置,组织4轮90余人次业务技能培训,持续提升业务服务能力;线上,依托工程审批系统与投资、用地、公共资源交易、施工图审查、电子证照等36个省市部门业务系统联通优势,自动关联项目历史办件材料,前置电子证照,推动更多材料实现“免提交”。
破解堵点难点,打造极简服务模式
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加快项目落地。打破“手续办理主体仅限出租方”的惯例,允许以承租人名义办理从立项到验收全流程建设项目手续,盘活闲置存量土地,项目落地时间平均提前5个月。目前已为21个项目办理了租赁手续,盘活存量闲置土地1632亩。推行“订单式”标准厂房建设,由政府或配建企业“量身定制”,企业无需办理用地等手续,审批平均时限压减20%。破解开工审批繁琐难题,加速项目开工。全省首创“三阶集成·双零办理”极简开工服务,整合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三个开工前阶段事项,通过“企业零障碍申报,部门零时差审批”,将工业项目开工审批环节由16个压减为3个,审批时限由3个月压减为10个工作日,申请材料由62份压减至31份。目前,已有21个项目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10证齐发”、“极简开工”。破解项目投产耗时长难题,加快项目投产运营。强化部门协同与市县联动,在工业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同步协助企业办理产品生产许可等“准营”手续,推动项目平均提前3个月投产。目前已为11个项目办理“验收+准营”手续,实现工业项目“建成即运营”。
聚焦数字赋能,提升全程网办深度
升级工程审批系统。开发线上联合验收2.0版本,新增企业验前技术指导申请、部门问题协商、联合踏勘时间确认、验收意见统一反馈等功能,9月份系统上线以来,已有14个项目通过新开发的联合验收模块完成验收,实现“一次不用跑”;完善审管联动闭环机制。梳理施工许可告知承诺涉及的17条字段信息,深度对接智慧工地平台,联合住建部门构建“批前承诺、批后核验、限时反馈”的线上核验机制,做到审管“无缝衔接”。优化智能辅助功能。持续迭代系统功能,打造“智能导办2.0”版本,通过“一问一答”,工程审批系统自动生成事项清单、审批流程图及材料目录,并融合在线帮办、悬停提示等辅助功能,精准引导申请人填报信息、提交材料,提升申报效率与准确性,目前,已惠及585个项目。政策咨询环节,将沂蒙云客服与工程审批系统有机结合,通过远程辅助、语音连线速响应、精准答复群众咨询,实现“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创新数字化应用场景。深化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成果,为50345个建筑单体赋予“数字身份证”,作为全生命周期数据归集应用的唯一标识,关联45个申请事项的712条表单数据,实现“业务—数据”深度融合。例如,在审批环节,通过建筑单体编码关联获取消防设计审查所需申请材料,结合结构化表单、电子签章应用,实现消防设计审查“零材料申报”。
优化帮办服务,保障手续“全程无忧”
深化全链帮办。聚焦投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需求,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构建形成了从“主体登记、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生产许可”全链条服务体系,175名市县项目管家实时跟踪项目情况,针对性解决企业在各阶段的审批堵点难点。实化专属帮办。通过在大厅内设置“沂好办”项目服务王牌团队工作室、厅外开展“王牌团队在行动”,13名王牌团队成员及时回应企业期盼,为项目提供清晰的审批路径。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帮办咨询625人次、会商28次。强化重点帮办。围绕临沂市精细化工产业等13条标志性产业链项目、省市重点项目,紧盯关键节点,细化帮办措施,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对接,及时收集手续办理方面的困难问题,坚决做到不让项目在审批环节浪费一分钟时间。今年以来,现场服务34次,收集解决困难问题34个。优化数字帮办。将336个省市重点实施类项目进行了线上标签化管理,借助“沂蒙红”投资项目数字化服务平台,实时更新重点项目立项、规划等手续办理情况,为服务项目提供数据支撑。截至9月份,全市重点项目中,283个项目已办理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占比84.2%,53个项目手续正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