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31日电(魏静)近日,泗洪县人民法院运用“调解前置”程序成功调解的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该案中,卖家吕某因开发商原因迟延办理房产证,买家陆某遂以违约为由拒绝支付尾款。案件进入法院后,泗洪法院立即启动“调解前置”程序,委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胡蝶在法官指导下进行调解。
调解现场。泗洪县人民法院 供图
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胡蝶首先稳定双方情绪,随后与指导法官协同梳理案情,迅速厘清事实脉络:吕某确已违约,但陆某已实际入住并投入大额装修,合同目的并未落空。针对“继续履行还是解除合同”的核心争议,胡蝶采用“背对背”调解法,分别向双方释法明理、分析利弊,并引入“过错与损失相当”原则进行协调。经过多轮沟通,她敏锐把握双方心理预期,提出由吕某补偿陆某1.7万元的折中方案。该务实方案最终获得双方认可。协议签署后,依托法院“履行跟踪”机制,双方于2025年4月16日同步完成款项结清与房屋过户,实现了“零强制执行”的圆满化解。
据悉,本案调解员胡蝶自2021年转型以来,已从月均成功调解8起的新手,成长为年均调解超300起的“行家里手”。该案的成功调解,不仅展现了调解员的专业素养,也是泗洪法院“法院+人民调解”机制实效的有力印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