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新二村,绕村而过的四围涌是珠江流域磨刀门水道河流支流,与珠海供澳水源保护区紧密相连。然而,四围涌的污染问题持续数年,干部群众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却未能彻底解决。转机发生在今年初,“检察机关来到我们村开展平安夜访工作,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反映了情况,这才半年时间不到,彻底解决了困扰我们村多年的污染问题。”新二村村干部说。
四围涌的污染问题持续数年,排放的污水导致约1.7公里河道形成黑臭水体。 通讯员 供图
今年初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检察院(下称“斗门区检察院”)在开展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案及平安夜访过程中,收到白蕉镇新二村群众关于四围涌流域“白蕉海鲈”预制菜产业园违规排污举报线索,随即开展调查。
困扰多时的四围涌的污染的源头在哪?办案组通过实地走访,调取12345热线数据、园区企业入驻情况、排污许可证和排水许可证办理情况以及生产污水处理情况等材料。
检察机关最终核查发现,园区部分企业存在无证或不按证排污、排水行为,园区存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排污管网建设不完善以及信访投诉解决不及时等问题;排放的污水导致约1.7公里河道形成黑臭水体,不仅破坏了珠江流域水环境和供澳水源安全,影响沿岸约210户居民及周边养殖户的正常生产生活,还为“白蕉海鲈”预制菜产业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为有效化解区域矛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白蕉海鲈”预制菜产业规范发展,斗门区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诉前磋商明方向,通过召开磋商会议,邀请生态环境、水务、属地政府参会,明确部门责任,研究处置方案,加强工作衔接。
斗门区检察院开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联动整治。 通讯员 供图
处置方案有了,关键在形成合力。通过运用“人大+检察”协作机制,斗门区检察院邀请斗门区人大法工委、园区管理、生态环境、水务、供排水管网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新二村干部召开整治工作推进会,对水域污染源头排查、整治工作方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情况展开深入交流,就合力推进治理产业园排污问题达成共识。
达成共识后,斗门区检察院以检察建议开“良方”,督促职能部门压实监管责任,开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联动整治。通过持续监督,及时掌握整改动态,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污染源排查、实施河道清淤和生态修复等一系列举措,让四围涌水清岸绿。
目前,四围涌水环境得到有效整治。 通讯员 供图
2025年9月8日,生态环境部门回函称,排放污水经专业机构检测达标,四围涌水环境得到有效整治。
“实际上,整治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年四、五月,污染本来都控制住了,没想到又出现了反复。我们及时向检察院反映,后来行政机关再次组织了整治工作,这才把污染问题给彻底解决”,一位现场参与整治“回头看”工作的新二村村干部说。
如今,四围涌流域重焕生机。不久前,斗门区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特约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和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开展整治工作“回头看”发现,四围涌流域黑臭水体明显消除,黄色漂浮物无影无踪,河涌水质显著改善,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采写:南方+记者 林郁鸿
通讯员 吕志军 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