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形式安排“身后事”越来越普遍
创始人
2025-10-30 10:07:03
0

本报讯(记者周倩)10月29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就该院近年来审理遗嘱继承纠纷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并发布保障老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据介绍,近三年来北京三中院审理遗嘱继承纠纷案件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涉及遗嘱效力认定的案件,以及围绕遗赠扶养协议履行产生的纠纷,在继承案件中的占比逐年升高,表明通过特定法律形式安排“身后事”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遗嘱的形式日益多样,除传统自书、公证遗嘱外,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等新型遗嘱形式不断出现,判断其形式要件合法性、内容真实性的难度随之增加;案件疑难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常常涉及股权、虚拟财产、多套房产等复杂财产类型,家庭关系、抚养赡养事实与继承关系交织,查明事实、适用法律的挑战加大。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对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一起因老人订立遗嘱将个人财产遗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引发遗产纠纷的案件受到记者关注。案情显示,刘某夫妇育有三女一子,有房产一套。刘某夫妇生前订立公证遗嘱,明确将涉案房屋中的份额留给三女儿及其女婿李某继承所有。后各方就李某是否有权继承涉案房屋产生争议。法院生效判决认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刘某夫妇订立的公证遗嘱真实有效,涉案房屋应当按照遗嘱内容办理。

法官张清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只要扶养人能证明其按协议履行了照料生活、办理丧葬事宜等义务,且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法院即会支持扶养人取得约定遗产。即使老人的子女主张按法定继承分割遗产,但其未履行赡养义务,法院不予支持。

该案的判决充分体现了民法典对于遗嘱继承不限于法定继承人的规则,充分考虑了现实生活中家庭生活、个人情感、财产安全等因素交织的复杂性,最大程度尊重了被继承人的意思自治。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整治私域直播,明确法律定位是关... 法治日报记者 赵丽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丁一 针对私域直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
欧洲太焦虑,德国总理默茨:决不... 【文/观察者网 齐倩】 “我们欧洲,决不能让美国和中国独自决定技术未来。” 当地时间10月29日...
张家界一民企因假公章背上巨额债... 湖南张家界民企新大绿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新大绿公司)陷诉讼“马拉松”,历时9年至今仍未完结。 新...
海南定安县委书记(副厅级)刘峰... 刘峰松 资料图 海南省工商联官网日前更新后显示,此前担任海南定安县委书记(副厅级)的刘峰松已任海南省...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交通事故责任纠... 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最高法官方微信消息,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个交通...
连续旷工超15天 贵阳一公务员...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贵阳市观山湖区税务局在贵州日报刊登了一则《辞退公告》,曹某因连...
李在明宴请7名外国元首,现场曝... 据韩联社报道,10月29日,在韩国庆州,韩国总统李在明为来韩出席APEC峰会的国家元首举行欢迎晚宴。...
河南:强化政策支持,推进实施钢... 《河南省钢铁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印发。其中提出,强化政策支持。切实发挥省赋豫绿色钢铁产业发展基金作...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同特朗普握手合...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午,中美元首会晤开始前,习近平同特朗普握手合影。 总监制丨申勇 监制丨龚雪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