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院将探索完善家事调查制度
创始人
2025-10-30 05:27:47
0

本报讯(记者 张蕾)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群体权益保护成为民生关注重点。近日,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涉老民事审判工作情况。北京高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靳学军介绍,去年1月至今年8月,北京法院共受理各类涉老民事案件41389件,审结38287件,收案、结案数量均呈稳步上升态势,涉老纠纷向网络消费、投资理财等新兴领域延伸。

相关数据显示,在涉老民事案件中,合同类纠纷、婚姻家事类纠纷、侵权类纠纷数量较多,其中合同类纠纷占比不断攀升。从案件反映的问题看,传统婚姻家事领域中,老年人婚姻自由易受子女干预、财产权利易被家庭成员剥夺控制、遭受身体及精神暴力偶有出现,空巢老人情感关怀缺失、失能老人财产处置“被代理”“被支配”等风险日益凸显。养老服务领域,部分养老机构存在利用格式条款减免责任、服务“缩水”、收费不退等乱象,以及内部管理与应急机制不规范、设施隐患、居家护理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导致老年人人身损害事件频发。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北京法院秉持“如我在诉”司法理念,构建起“专业审判+适老服务+多元解纷”的全方位涉老权益保护体系。在专业审判方面,组建专业审判团队,聚力涉老审判专业化建设,如朝阳法院打造涉老审判专业化法庭,使得涉赡养类纠纷平均审理时间缩短了35天,涉老年人行为能力认定及指定监护类案件缩短了19天。

在适老服务优化上,北京法院建立涉老年人事项帮扶清单,提供上门指导立案、巡回庭审、对接法律援助等多项司法服务。在多元解纷方面,多家法院依托街道、社区设立法律咨询点,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靳学军表示,为进一步强化涉老权益保护,北京法院将加强新类型案件研究、统一裁判标准,以专业团队为支撑,持续提升涉老案件的办理质效;探索完善陪同诉讼、家事调查、上门审判等制度,加大对老年诉讼参与人的司法保障与程序供给。同时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推进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为推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高质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出台政策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 本报北京电(记者王洲)近日,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从生活保障...
巡检机场跑道时发现金属零部件,...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实习生 陈茜 员工报告事故隐患,企业有奖!10月29日,湖北省安委办公布七起事故...
住建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 10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会议强调,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坚持城市内涵式发...
从调解茶台到老年协会 九旬老人... 邱坦银帮村民打豆花 一方调解台、一台磨浆机、一个老协会,退休三十载,九十高龄的邱坦银将暮年岁月酿成了...
狭路相逢出事故 温情调解化纠纷 近日,双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磊鑫深入平湖法庭成功调解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
离婚诉讼中,承担家务劳动较多的... 她是晨光熹微中厨房里的忙碌身影 是深夜里哼唱催眠曲的温柔臂弯 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的隐形管家 这些...
黑河公共法律(涉外)服务中心建... 近日,黑龙江省首个市级公共法律(涉外)服务中心在黑河建成并投用。该中心面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涵...
政策、资金与业绩的三重共振 时隔10年,上证指数再度来到4000点这一关键心理点位。这一次,市场期待的不仅是指数本身的突破,更是...
最高法院:申请人与案外人达成执... 最高法院:申请执行人与案外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该协议并非法定执行和解协议,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