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国新冠
“美国政府近来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不仅破坏了美国国内的政治秩序,也给世界带来了动荡。”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要国王”抗议活动从美国蔓延至多国,反映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众对美国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等十分不满。
据美联社、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10月18日以来,包括纽约、洛杉矶、华盛顿、芝加哥等主要城市在内的美国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集会,反对联邦政府暴力打击移民、强行派遣国民警卫队进入美国城市、加征关税等多项政策,包括美国国会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等在内的一些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也参与其中。加州州长、民主党人加文?纽森在社交媒体发声呼吁和平抗议,独立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在华盛顿特区演讲声援示威者。游行组织方称,美国近700万人当天在全美50个州逾2700个城镇参加了示威游行。示威者中有参加过伊拉克战争的海军陆战队老兵、医院的工作人员、农场主,还有硅谷的工程师,他们中的许多人举着“不要国王”“没有什么比抗议更爱国”“抵制法西斯主义”等标语,游行队伍中还出现印有美国宪法序言“我们人民”的巨型横幅供人签名。这是6月14日全美首次“不要国王”抗议活动的延续,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
2025年10月18日,美国华盛顿,抗议者在宾夕法尼亚大道西北段游行,参加“不要国王”抗议活动。视觉中国供图
面对抗议浪潮,共和党高层集体发动舆论攻击。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迈克·约翰逊称其为“仇恨美国集会”,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称示威者代表“民主党内最极端人群”。
“关税战、移民问题及民主党的幕后推动是导致此次全美多地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的重要原因。”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张国庆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说,“美国挑起的关税战对美国国内许多行业都波及甚深,造成了企业订单锐减、就业岗位流失等影响,也引发了民众的愤懑。”
张国庆进一步分析说,很多民主党控制的州最近都爆发了“不要国王”抗议活动,也体现民主党希望通过“把事情闹大”来拉拢中间选民,从而在美国明年的中期选举中获胜的意图。
值得关注的是,“不要国王”抗议活动已从美国蔓延至多国,英国、法国、葡萄牙及202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办国韩国等近来也相继爆发反对美国政府政策的示威游行。当地时间10月18日,韩国民众在首尔街头举行抗议集会,示威者手持写有“不需要韩美同盟”等标语,抗议美国对韩国的关税政策。10月31日至11月1日,韩国将在庆州主办2025年APEC峰会。在贸易保护主义回潮的背景下,此次峰会被视为各方重启对话、缓解经贸摩擦的一个重要契机。
2025年10月18日,法国巴黎,抗议者在无辜者喷泉举行“不要国王”抗议活动,反对美国政府多项政策。视觉中国供图
李海东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分析说,此次“不要国王”抗议活动蔓延至多国,反映了美国国内问题外溢化。“美国领导人想采取强势的手段解决美国国内的一些问题,但效果并不明显,且引发了民众的不安。面对‘不要国王’抗议活动,他采取了冷嘲热讽及坚决反对、不让步的姿态。这是一种‘美国国内问题解决不了,就让对立党派和外国去承担责任’的政治操作。这种甩锅推责的做法,导致了美国国内问题无法解决,且在国际上纷争不断。”
韩国民众对美方的不满可追溯到今年7月底韩美达成的贸易协议框架。当时,两国虽宣布达成协议,但双方在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的具体方案上存在分歧,贸易谈判随后陷入“拉锯战”。10月22日,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和产业通商部长官金正官在华盛顿同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就双边经贸事务进行磋商。金容范会后表示,韩美就剩下的关键议题进行讨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对于韩美经贸磋商是否能在APEC峰会之前出结果,金容范表示,对韩方而言,APEC峰会是很重要的契机。
“在美方看来,韩国长期受美国保护,因此在关税领域理应对美作出更多让步。”李海东分析说,在关键议题上,韩美双方或有可能在APEC峰会期间达成协议,但即使达成,也一定是美国最大限度地利用韩国来解决自身问题且不平等的协议。
除韩国外,近期中美经贸走向也引发关注。9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美方出台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严重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10月9日,中方发布关于稀土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10月21日,美方又称,期待同中方在下周APEC峰会期间达成良好的贸易协议。对于美方在经贸问题上反复“横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曾表示,美方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加征高额关税,出台新的限制措施,这不是与中方打交道的正确之道。中方敦促美方尽快纠正错误的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