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法庭创建:今年以来,坊子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理念,扎实开展“党建业务提升年”活动,积极推进新时代枫桥式示范法庭创建,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优势,依托“潍‘和’坊‘安’”多元解纷机制,在黄旗堡法庭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涌现出一个个深入乡村,积极参与诉源治理优秀法官身影。
(图为当时潍坊坊子法院黄旗堡法庭都正伟法官在农田实地调查)
案件详情:
“都法官,眼看着作物就要收成了,让这大水一冲,我们的损失谁来管!”村民徐某某指着身后被大水冲毁的农田焦急地对坊子法院黄旗堡法庭的都正伟法官说道。看到满是泥泞、破败不堪的农田,都正伟陷入了沉思……
事情还得从7月份说起,某高速公路集团在修建高速公路坊子段时,因做完地面硬化未及时完善排水设施,倾盆的大雨汇成洪流灌注进了农田将徐某某种植的农作物及大棚淹没,造成巨大损失。事后徐某某多次找到高速公路集团协商赔偿事宜,均未达成一致意见,最终诉至法院。
案件分到都正伟法官手中后,在看到受损数额和农田受损面积,具备多年办案经验的都正伟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徐某某,主动要求到徐某某受损农田进行现场调查。顶着烈日,踏着泥泞,他看着农田内全是被大水冲毁的痕迹,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知道通过诉讼途径再寻找鉴定机构必定会延长办案时间,农田荒废长时间不能复耕,对农户造成的损失将会加倍。“赶紧组织调解!让大水尽快排出,让农田快速复耕,让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其他农户有没有损失?他们要不要准备打官司?”在与徐某某交谈中得知,像他这样农田受损的农户还有其他6家,一口气解决多起纠纷的雏形已经在他的脑海中绘就。
(图为当时潍坊坊子法院黄旗堡法庭都正伟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
回到法庭,都正伟法官联系到了高速公路集团,在了解到公司施工过程中购入了商业险,并且在沟通中发现,该集团也有意与受损农户达成和解。在看到有“双向奔赴”的可能时,他主动联系到了徐某某等受损农户,告知他们通过庭下和解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徐某某与高速公路集团调解当天,都正伟将其他受损农户一同邀请至黄旗堡法庭枫桥工作站里,与当地人大代表共同参与调解过程,为日后的庭下和解创造条件。在他的主持调解下,徐某某与高速公路集团就赔偿款项达成一致,双方握手言和。其他六名农户在法官和人大代表的见证下,也与该集团达成和解,短短一个月时间,某高速公路集团及保险公司的全额赔偿款共计495万余元全部支付到受损农户手中。至此,该起纠纷得到圆满化解,也因为承办法官的主动作为,一起潜在中的群体性纠纷也在无形中消散了。
诉源治理:“为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减轻当事人诉累,近年来,坊子法院黄旗堡法庭把诉前调解作为处理纠纷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求法官不能对案件一判了之,在有效缓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的前提下,坚持调解优先,努力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坊子法院副院长李世平说道。
后评:在黄旗堡法庭,法官调解工作的场所不仅局限于办公室、调解室,田间地头、农村大集、村民家中都是他们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立足乡村乡情,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小”案大办的态度对待每一起群众身边的“烦心事”,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温度,我们的法官们一直在路上。(刘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