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龙秀 林铭
今年以来,日照仲裁办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树立“立案即办案”的理念,强化立案及组庭前调解工作,在立案阶段,即对案件进行精准把握,合理分流,对立案后符合组庭前调解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进行组庭前调解;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及时帮助联系被申请人,促使双方私下达成和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使纠纷化解更便捷、更高效、更惠民。
“一条龙服务”快捷高效解民忧
“这就解决了?没想到仅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难题。”徐先生拿到仲裁调解书的那一刻激动地说,“仲裁真是太高效了!”
徐先生与曹先生因为民间借贷问题产生了纠纷,徐先生多次向曹先生索要欠款未果,拿着一张欠条来到了仲裁委,问我们能否帮助他解决问题。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徐先生,由于欠条上没有仲裁条款,双方之间也没有仲裁协议,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曹先生,在征得对方的同意后,把双方约到仲裁委,双方最终达成了仲裁协议。由于两位当事人年龄都比较大,不会使用电脑,工作人员为其开通绿色通道,手把手帮助他们起草仲裁申请书、网上提交立案、当场审核缴费、当场组织调解并出具调解书,仅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解决了徐先生困扰已久的难题。近几年,仲裁办创新提出庭前、庭中、庭后、裁前“四步调解法”,庭前调解作为四步调解法的第一步,高效便捷,很多案件7天之内便能结案,真正实现了仲裁为民、高效止争。
“送达+调解”于无声处促和谐
“这个案件对方已经履行了付款义务,我们想把案子撤回来。”一大早,工作人员就接到了一通申请撤案的电话,心里抑制不住的喜悦溢于言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一起案件都连着民心,每一次调解都扣动心弦。调解工作是良心活,需要用心用情,当双方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时,那种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案件受理后,在向申请人送达受理材料、向被申请人送达答辩材料期间,我们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详细了解案情,主动介入调解,通过背对背沟通、面对面疏导,跟被申请人讲明利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很多案件在答辩期间迅速达成和解,申请人尚未缴纳仲裁费用被申请人即履行了义务,为当事人节省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赢得了当事人的好评。今年,利用送达期间内调解成功的案件达到83件。
“线上+线下”云端调解更便捷
“你好,这个案子我想调解,但是我在外地,不方便过去签调解协议,怎么办?”“依托仲裁智慧办案平台,当事人无需多跑路,就可线上签订调解协议,非常便捷。”立案科的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道。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工作人员迅速介入调解,达成初步调解意向后,登陆仲裁智慧办案平台,线上生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确认无误后就可扫码签名,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
截至12月20日,日照市仲裁办立案及组庭前调解案件共计143件,涉案标的额6.8亿元,平均审限为13天,最快审限为当日立案当日调解结案,近半数调解案件审限不超过7日。完成速调的案件数量占今年新立案件总调解数的34%。下一步,日照市仲裁办将继续加大立案及组庭前调解力度,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以“规范化、正规化、数字化”建设推进纠纷源头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仲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