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记者 王旭光
10月15日,第138届广交会如约而至,这场被誉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的盛会再次释放政策红利:出口展展位费减免50%、乡村振兴展区参展费用全免、线上平台引流等专项服务全面升级。在政企联动的“备战”中,各地交易团化身政策“翻译官”和服务“急先锋”,通过精准施策、全程护航,让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带来的获得感。
从文件到红利的精准转化
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广东交易团将政策落地作为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提升参展实效。
通过加强政策宣导、优化服务流程、持续跟踪问效,广东交易团不仅第一时间将展位费减免的具体标准、申请流程、时间节点等信息精准传达至各分团,更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一对一”申报指导,最大限度简化流程,让政策红利“一键直达”。据企业反馈,广交会连续两届减免展位费,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显著增强了企业借助广交会平台应对复杂外贸形势的信心与能力。
江苏以全面落实广交会展位费减免政策为抓手,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常州提前启动筹备工作,实现展位费50%减免,并通过深入调研企业出口痛点、优化证件管理等措施,确保政策精准落地,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
“8个展位的费用减免直接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分团组织的实战培训更让我们掌握了与国际客户谈判的技巧。”徐州淮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际业务负责人康静有感而发。
山东交易团则构建了“政策赋能生态圈”。除展位费减免外,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交易团量身定制了参展方案,确保企业充分利用政策红利,降低参展成本。同时,交易团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提供展位设计、产品展示、商务洽谈等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提升参展效果,增强国际竞争力。
从减负到增效的质变升级
政策红利正转化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动力燃料”。“广交会的减免政策为参展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展位费减免切实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有助于优化参展成本结构。”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的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交会不仅是贸易促进平台,更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孵化器。在政策支持下,我们能够更专注于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
“展位费减免政策为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原本较高的参展成本是我们的顾虑之一,现在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于优化展品展示、制作更精美的宣传资料。”首次参展的丽水企业浙江豪瀚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政策的获得感很强,我们也更有动力借助广交会平台积极拓展外贸业务。”
为助力企业更好利用广交会平台拓展市场,浙江交易团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送政策解读文件,确保企业及时知晓政策内容。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交易团协助准备相关材料,简化申报流程,让企业能快速享受展位费减免优惠。
浙江交易团及下属各分团还组织企业开展参展培训,为政策效能放大提供了关键支撑。减免政策与过境免签优化等举措叠加,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投入资源研发新品、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坚定了企业“把握广交会机遇、提升中国制造影响力”的决心。
广交会的展位费减免政策,通过“精准降本+信心赋能+资源协同”形成了政策落地的闭环效应。正如一位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言:“政策减免的不是费用,而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束缚;政策赋能的不是展位,而是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