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静安涉外法律服务先行区“全球启航”。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而营商环境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更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活跃的经济环境和包容的文化环境共同支撑。”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说,当前静安正全力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先行区建设,这是完善涉外法治体系、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7周年,对外开放的每一步深化都对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涉外法律服务正从“单点支援”走向“系统护航”,从“被动应对”走向“主动布局”。
静安,何以成为“法律出海”的启航地?
刚刚过去的9月,位于静安南京西路核心地段的静安国际会客厅启动,其深度联动百余家全球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及平台资源,打造一站式出海服务体系,构建从战略咨询、项目落地到稳健运营的全链条服务,赋能本土企业全球化发展。
事实上,在法律服务领域,静安聚力打造“南京西路—苏河湾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带”,推动行业规模能级持续提升,已集聚264家律所、超7600名律师,境外律师事务所代表处约30家。涉外法律服务优势突出,13家律师事务所在全球73个城市设立了105个服务网点,并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涉外律师队伍。静安涉外法律服务先行区启航,众多合作伙伴将加入涉外法律服务联盟,共同迈向“全球联动、协同护航”的新阶段。
未来,静安将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广泛汇聚高能级专业服务资源,全域打造“法链全球会客厅、法商融合新‘静’界、法智互联生态圈”,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现场发布“静安区加快建设涉外法律服务先行区十项举措”,依托引强培优、平台搭建、法智互联、人才培育等举措,聚力提升静安全生态涉外法律服务能级,标志着静安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系统化、制度化、能动性发展的新阶段。
专业能力打造“全能智囊”
现场,“静安涉外法律服务联盟”揭牌。联盟成员代表共同签署了“联盟共识”,承诺在信息共享、业务协作、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
如果说静安的制度设计与平台搭建是“硬件升级”,那么联盟的成立和中国律师在实战中展现的专业能力,则是“软件实力”的最佳印证。
在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报送的一起典型案例中,沙特阿美拟以246亿元收购荣盛石化10%股权的“世纪交易”,正是中国涉外法律服务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现。
这笔交易不仅金额巨大,更面临法律体系多元、文化背景复杂、谈判对手强大、时间压力紧迫等多重挑战。董亮律师团队作为荣盛石化的境内法律顾问,从顶层设计、文件起草、跨境谈判,到交割执行、后续合作衔接,全程深度参与,超越了传统法律顾问的角色,成为客户在战略、商业与法律层面的“全能智囊”。
他们用精准的双语文件起草能力、跨文化的沟通智慧、高效的执行落地能力,在三个月零二十四天内完成交割,创下中国石化领域跨境并购的速度纪录。
静安并未止步于个案的成功。活动现场还发布了“零时差速链智享”服务包。该服务包整合三大核心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网格化、全天候”的法律支持。“静安区涉外法律服务·全球链点”实现海外法律服务联络点的全景可视化展示,首批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等重点区域,链接全球105个法律服务网点,帮助企业快速定位目标市场专业支持;“静安区全球法律护航名鉴”囊括区内优质涉外律所与公证机构,展示其服务特色与服务区域,精确适配服务需求;静安区“涉外+”法律服务清单围绕企业出海全周期需求,提供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上一篇:今日头条辟谣不实文章并启动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