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慧芳)近日,榆社县人民法院仅用48小时便调处一起涉企纠纷,高效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也助力该县重点企业山西某制药公司及时“解困”。
前不久,原告榆社某蜂业公司因与被告山西某制药公司存在合同纠纷,向榆社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依法审查后,对山西某制药公司的相关账户采取了冻结措施。山西某制药公司作为榆社县本地知名企业,涉及员工就业、地方经济发展等多项民生与发展议题。账户被冻结后,企业日常资金流转、生产经营面临直接影响。
承办法官在阅卷时敏锐意识到,案件涉及的标的额高达480余万元,简单的“一冻了之”,可能加剧企业经营压力,于是采取“保全+调解”同步推进的工作模式。法官一方面主动与原告沟通,释明保全措施的目的是保障债权实现,引导其理性看待纠纷解决路径,为后续调解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走访、致电的方式联系被告,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向其释法明理,阐明积极履行义务、化解纠纷对企业信誉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调解过程中,法官围绕双方争议焦点,结合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耐心梳理权责关系,并充分考虑被告经营实际,协助原、被告双方制订合理履行方案。
经多轮沟通协调,原告对调解方案表示认可,于当日向法院提交诉讼保全解除申请;被告也作出按约定分期履行付款义务的承诺,并支付首期款项。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依法裁定解除对山西某制药公司账户的保全措施。
拿到解除保全裁定书时,山西某制药公司负责人感慨道:“法院没有简单‘一刀切’,既帮原告讨了公道,也给我们企业留了‘活路’,为我们双方都解决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