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诉讼还是非诉法律事务,都有各方利益,所以出现冲突和争议是不可避免的。不论是谈判解决争议,还是通过诉讼庭审的方式处理问题,都会有对抗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达异议是必然的。
律师对冲突的耐受程度就决定了处理冲突和表达异议的情绪稳定程度。对冲突的耐受程度越高,面对冲突就会越淡定;对冲突的耐受度越低,律师本身越有可能会受到冲突问题的影响。
当律师因受到冲突问题的影响,情绪难免会发生波动,表达异议时并不客观和冷静,最后有可能会演变成以宣泄情绪的方式相互争执,偏离争议焦点,很多无厘头的争吵都是这么来的。
表达异议就是划定边界和底线,双方必然会有一个较量。表达异议和立场并不是说不带任何情绪,而是不被情绪带偏,可以淡定地表达,也可以义愤填膺地表达,能够在淡定和愤怒中切换,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至于是哪种情绪表达要看具体场景。
法庭庭审的魅力在于庭审围绕着争议焦点展开,不会进入无意义的情感宣泄。如果律师具备了不以情绪宣泄的方式表达异议的能力时,面对对方当事人无理取闹的抗辩、面对法庭的质问时,我们都能够快速回应。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控场”能力。
这种不带宣泄情绪的方式表达异议的能力,不仅仅在法庭上有用,在与客户沟通、与同事交流、与家人朋友相处时也用得着。比如生活中夫妻吵架起因就是一个很小的摩擦,你一言我一语带着情绪最后升级成为争吵,根源就是双方没有围绕着一个根本的争议焦点来沟通。
生活和工作中,我发现很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正确面对冲突和争议,潜意识里会有逃避的想法,表现出来的就是烦躁或者焦虑的状态。
如果我们在问题刚冒头时,能够区分情绪和观点,并且只针对观点发表意见,有可能冲突很快就化解了。
律师具有成长性的一个点就是帮处理别人的问题的同时,会给到我们很多的训练——表达主张、提出异议都需要直击要害,并且不能带情绪。
慢慢地,律师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训练,我们都会修炼出直面冲突、化解纠纷的软实力。真正的高手都是气定神闲、甚至调侃的方式表达异议,这是可以一直修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