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翔
10月16日,《枣庄市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颁布新闻发布会在市会展中心召开。据介绍,《枣庄市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贯穿新发展理念,紧扣“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线,既对标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又立足枣庄传统产业实际,与市委“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同频共振。《条例》共五章三十八条,主要包括总则、推进和实施、服务和保障、法律责任、附则。通过明确企业技术改造重点任务、实施要求和服务保障措施,支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恒简要介绍《条例》相关情况。《条例》贯穿新发展理念,紧扣“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线,既对标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又立足枣庄传统产业实际,与市委“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同频共振。《条例》共五章三十八条,主要包括总则、推进和实施、服务和保障、法律责任、附则。通过明确企业技术改造重点任务、实施要求和服务保障措施,支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总则。主要规定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和应当遵循的原则,明确了市、区(市)人民政府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方面的主体责任以及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二)关于推进和实施。列明了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内容和方向,规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应当办理核准、备案等手续;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简化办理流程,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高效便捷服务;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数智融合和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先进设备应用、数字化改造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水平;鼓励产业链中的企业协同联动,加强与省内外创新联合体对接,建立一体化技术改造新模式;鼓励企业围绕产品升级换代、附加值提高实施技术改造,培养自主品牌;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投入小、见效快的微技改;鼓励企业在技改中推进产业集聚、绿色改造和本质安全提升。
(三)关于服务和保障。规定了市、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管理机制,提高项目服务水平,统筹做好土地保障、财政资金支持等工作;加强对财政资金项目的绩效管理,探索通过金融投资促进技术改造,依法给予企业应当享受的税收优惠;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服务平台,建立并优化服务商联盟;要求工业和信息化等相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形成监管合力。
(四)关于法律责任。为保障《条例》的有效实施,规定了法律衔接和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相关单位、个人的责任追究,并对企业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等行为设置了处罚。
(五)关于附则。主要规定了本《条例》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