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张亚红)“真是太感谢社区了,不仅帮我们解开了心结,还让我们一家人重新和和气气的!”日前,家住中原区棉纺路街道方圆经纬社区的常阿姨紧紧握着调解员的手感激地说。这温情的一幕,源于社区近期成功调解的一起家庭赡养矛盾,用耐心与关怀为居民家庭重新搭建起亲情的桥梁。
日前,方圆经纬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接到常阿姨的求助。年过九旬的常阿姨身体欠佳,子女们却因赡养责任分配问题争执不休。原本亲密的一家人,渐渐因赡养问题变得疏离,甚至多次发生争吵,常阿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奈之下只好向社区寻求帮助。
社区调解员了解情况后先采取“一对一”单独沟通的方式,逐一倾听每个人的想法与难处。面对经济压力较大的儿子,调解员耐心询问其工作与生活现状,理解他在赡养费用上的顾虑;与负责日常照料的两个女儿交流时,肯定她们的付出,倾听她们对“轮流照料”安排的不满;对于心存芥蒂的子女,调解员则引导他们回忆小时候一家人相互扶持的温暖时光,慢慢弱化对立情绪。
在充分掌握双方诉求后,调解员组织常阿姨和子女们进行联合调解。调解现场,法律顾问首先结合《民法典》中“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的相关规定,清晰解读了子女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责任,让大家对赡养义务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最终,在调解员的引导下,子女们达成了一致意见: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确定每月赡养费金额,轮流上门照料常阿姨的生活起居。孩子们还主动拉起了常阿姨的手,为之前的争吵向母亲道歉,一家人久违的笑容重新绽放。调解结束后,社区并没有就此“放手”,而是建立了“定期回访”机制。每月定期,网格员都会上门看望常阿姨,了解子女们履行协议的情况,倾听常阿姨的需求,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小矛盾。
方圆经纬社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温情调解”为抓手,用心倾听居民诉求,用情化解家庭矛盾,用爱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心中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