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新疆阿勒泰市新疆财经大学(阿勒泰校区)召开,与会者深入探讨了新时代民族政策创新发展与实践路径,共绘民族工作发展蓝图。
本次年会以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为主题,由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与中央民族大学主办,新疆财经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承办。
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会长、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青友,新疆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居来提·吐尔地,阿勒泰地委委员、统战部长姚奇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年会设置开幕式、分论坛专题研讨和闭幕式三大环节。大连民族大学副校长哈正利、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周洪波、新疆财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贺萍等专家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基础理论与基本问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政策支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政策与边疆治理现代化等,针对性展开报告与探讨交流。
暨南大学湾区国际智慧应急与安全发展研究院院长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治理研究与实践(案例)创新中心主任卢文刚受邀参会并做《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贵州黔南州平塘与罗甸县的调研》报告。
卢文刚结合近年多次赴贵州省,尤其是黔南州平塘、罗甸县以及毕节市赫章县协作帮扶调研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等理论,构建“价值—制度—情感”系统分析框架,对东西部协作帮扶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基层创新实践及路径优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
卢文刚指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60%。近年来,随着国家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重大决策的深入推进,广东与贵州形成结对帮扶关系,而黔南州则成为广州市对口帮扶重点地区之一。在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战略的有效推动下,黔南州平塘县、罗甸县不仅在经济发展、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更在民族团结、社会治理、文化认同感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实践经验。
卢文刚指出,黔南州积极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同心同向、团结奋进,响亮提出着力打造“七个典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目标, 做实做细“六个一批”,建设“五个”新黔南,建立健全“四大机制”,分类推进“三个基地”建设等,系统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创建有力有序有为开展。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雄军在闭幕式作了会议总结。
本次年会搭建了政策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沟通桥梁,凸显了多学科、跨学科协同研究的特点,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交流。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李妍姝
图丨活动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