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路透社刚刚报道称,苹果正在游说印度政府修改其税法,以确保公司为其代工厂提供的高端 iPhone 生产设备不被视为应税资产。
这一举措正值苹果加速拓展印度市场之际。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自 2022 年以来,iPhone 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占比已翻倍至 8%;印度产 iPhone 在全球的占比已从 2022 年的 6% 上升至 25%。
苹果两大代工厂 —— 富士康与塔塔集团已投资超 50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356.95 亿元人民币)在当地开设了五家工厂,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采购昂贵的 iPhone 组装产线。路透社指出,若苹果未能推动印度修改相关法规,在调整业务模式后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的额外税负。
作为对比,苹果在中国虽然也需要采购生产设备并提供给代工厂使用(设备所有权归苹果),但该模式并不需缴税。而在印度,根据《1961 年所得税法》,苹果对生产设备的持有可能被认定为“业务关联”(business connection),从而使公司在印度获得的 iPhone 利润需缴纳当地税款。
一位印度政府高级官员及两名业内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苹果高管近月来已与印度官员多次会面,希望调整相关法律,因为公司担心现行法规可能限制未来增长。一位行业人士表示:“代工厂的资金投入能力有限。如果修改这项旧法,苹果扩张将更容易…… 印度也能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竞争力。”
对此,苹果、印度信息技术部及财政部均未回应置评请求。
智能手机制造业是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经济议程的重点之一。一名印度高级官员称,“有关苹果税收规则的讨论正在进行中”,但新德里方面态度谨慎,因为任何法律修改都可能削弱印度对外国企业的主权。“这是一项艰难的抉择,印度需要投资,我们必须找到解决办法。”
Grant Thornton Bharat LLP 合伙人里亚兹・辛格纳(Riaz Thingna)表示:“如果苹果的相关活动被认定为业务关联,其全球收入可能被用作计算在印度应税收入的基础,从而带来数十亿美元的税务风险。”
根据印度海关公开数据,鸿海精密(富士康)是苹果在印度最大的代工厂。截至今年 8 月,其产品出货额达 74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528.29 亿元人民币),近乎持平 2024 全年数据(75 亿美元)。
相比之下,《所得税法》的这一规定并不影响苹果的竞争对手三星,因为三星几乎所有手机均在自有工厂而非代工厂内生产。
印度蜂窝与电子协会(ICEA)在提交给政府的保密文件中亦呼吁修改该法律:“典型的代工厂往往无法或不愿投入如此巨额的专用设备…… 这些设备的成本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设备甚至可能是无偿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