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约律师到南沙酒馆老板 美国女婿的“老广”变形记
创始人
2025-10-15 07:47:33
0

Nathan和ZI 的餐吧开在黄山鲁森林公园脚下。受访者供图

Nathan与妻子ZI用业余时间打理山边餐吧。今年Hillside也从餐吧变成了酒馆,提供鸡尾酒以及节日活动、派对预订餐饮服务。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钟锐钧 摄

Nathan和妻子ZI,带着他们的狗狗Coffee在山边餐吧。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钟锐钧 摄

采写 / 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黄一苇

摄影 / 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钟锐钧  

跨越一万多公里的距离,美国人Nathan跟随妻子ZI从纽约来到广州,逐渐融入老广生活。

2023年,夫妻二人用业余时间在黄山鲁森林公园脚下,开了一家休闲餐吧——Hillside,将美式休闲生活方式融入南沙城市文化。

特别定制的大理石桌面、蕉叶状的老式吊扇、南洋风格的餐边柜,墙上悬挂的画像……店内宛若欧洲的古老餐厅,无不彰显着经营者的用心。

从律师到教师再到餐馆店主,Nathan不断转换身份,逐渐从一个“外来者”变成了“当地人”。

在他看来,多元文化融合需要相互的交流和了解,只有真正投身其中、勇于尝试新事物并从中获得乐趣的人,才是真正的行家。他期望,Hillside能成为承载中西文化交流的场所,让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里相聚。

一个面试电话十余年岭南时光

穿越一万多公里的爱情没有时差

一万多公里,是美国纽约和中国广州的直线距离。

2012年,美国人Nathan穿越遥远的物理距离,随妻子从纽约来到广州生活,“零距离”get老广生活。

在广州,他时常光顾火锅店,爱吃羊腩煲,对各类美食如数家珍。对于鸡杂等外国人不太习惯的食物,Nathan也乐此不疲。

“多元文化融合是我的目标,这离不开相互交流与了解。”在他看来,只有真正投身其中、勇于尝试新事物并从中获得乐趣的人,才是真正的行家。

对于多元文化的体悟与实践,起始于20年前,与一名广州南沙姑娘的相遇。

“原本只是一个偶然的决定,在两个面试电话里,我接了第二份工作的邀请,后来认识了我妻子。”他回忆道,那份兼职工作的上司刚好是ZI的姑姑,他们时常一起吃饭,逐渐走到了一起。

后来,Nathan从法学院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律师,每天和律师、法官打交道,有时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十一点才下班。虽然收入颇丰,但纽约的生活成本也很高。ZI则从事服装行业,聚焦快时尚女装批发销售,出口到泰国、越南。

2012年,家族生意正处于扩张期,父母希望ZI回国帮忙。“纽约很适合年轻人,但在那里的十多年已经玩够了,很想换一个环境。”ZI说。彼时的Nathan也意识到自己并不享受律师这个工作。二人一拍即合,一同到中国发展。

由于中美法律体系不同,刚到中国时,Nathan很难找到法律相关的工作,除了做一点国际法律咨询的事,便着手帮妻子打理生意。开车、搬运东西什么都做,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便是穿越广州沙河,在城中村“扫货”的经历。

一个偶然的契机,Nathan接到一份教职工作,让他拾起最初的职业理想——成为一名教授。一开始,他在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做外教,后来受朋友邀请,到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教市场营销课程,直到现在。

为适应中文语言环境,他还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习了一年中文,现如今他不仅能听得懂、阅读部分中文词汇,还能理解岳父岳母讲的粤语。岳父岳母对他很好,常常叮嘱女儿要好好照顾“外国女婿”。

美式休闲遇见山边风景

Hillside餐吧的家味道和松弛日常

2021年,ZI和Nathan跟随父母回到南沙定居,没多久便爱上了这里舒适的生活氛围。

当时,南沙适合年轻人的西餐厅还不多。机缘巧合之下,2023年,夫妻二人用业余时间在家附近开了一家休闲餐吧。

这家坐落于黄山鲁森林公园脚下的餐吧,拥有一个极具美式风格的名字——Hillside。“我很喜欢黄山鲁森林公园,希望将山边的风景与大家分享。”Nathan说。

“回国的十几年里,我们一般不出去吃西餐,都是Nathan来做,家人、朋友都很喜欢,希望他开一家餐厅。”ZI说,Hillside满足了他们一直以来的梦想。

特别定制的大理石桌面、蕉叶状的老式吊扇、南洋风格的餐边柜,墙上悬挂的画像宛若欧洲的古老餐厅……从桌椅材质到灯饰、风扇,餐吧的每个物件都是精心挑选。

“我很喜欢厚重的桌子,但很难找到成品,只能从选石材开始定制大理石桌,蕉叶状的老式吊扇也是Nathan千挑万选海淘而来。”ZI说,Hillside的前身是一个酒吧,环境很昏暗,他们就把地板全部拆掉重新装修。

吧台位于餐吧的C位,上面摆放着波本、茅台、獭祭等来自世界各地的酒。Nathan曾经尝过不少产自中国的酒,对茅台、五粮液和劲酒如数家珍。

在美国时,ZI去过很多餐吧、酒吧,很喜欢坐在吧台,和调酒师、老板聊天,有一种家的感觉。她将这种美式休闲风格融入了Hillside。现在,不少客人走进这里,也会优先选择吧台的位置落座。

一开始,Nathan希望做传统风味西餐,但受限于厨房面积,他花了大量时间,研究怎样合理利用空间、提升做菜效率。考虑到大多数人对西餐的第一印象就是牛排,最终选择从这一品类入手。

开餐吧几乎占据了Nathan的所有业余时间。有客人预订了六点钟的派对,他五点下班,六点刚抵达餐吧便要立刻冲进厨房,ZI也会尽量抽时间早点回来,帮他预备好东西。

后厨的工作很辛苦,只有Nathan和ZI的弟弟两个人,也因此,今年Hillside从餐吧变成了酒馆,提供鸡尾酒、节日活动和派对预订餐饮服务。ZI说,“酒馆日常供应一些比较传统的鸡尾酒,但也会因应季节或者节日研发特色的鸡尾酒。”

15年,南沙从农田到现代化城市

Hillside不仅是餐厅更是“国际朋友圈”

三年来,Hillside渐渐成为社区内外籍人士和年轻家庭的聚集地。每周都能见到来自不同国家、港澳地区还有内地的客人。餐厅一角,悬挂着他们与来访客人相聚的照片。

南沙的飞速变化,Nathan看在眼里。他仍记得2006年,从香港乘船首次来到南沙时的景象,放眼望去,只有一两栋大楼,四周是成片的李子树、香蕉树和大片大片的农田。彼时的南沙尚在起步阶段,作为广州最南端的新区,交通与配套都还在完善中。

15年后,Nathan再次来到这里,已是另一番景象:地铁18号线开通、南沙港区四期建成、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启动、多座跨江桥梁通车——一座现代化滨海新城在珠江口舒展壮美画卷。

虽然南沙的发展速度很快,但非常宜居,“comfortable(舒服)”“chill(安逸)”是他们对南沙的第一感受。“南沙的生活很放松,尤其是晚上人不多的时候,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Nathan说,有时他们也会带着狗去周边爬山、露营,看前来游玩的家庭放风筝,坐一整天也不觉得厌烦。

便利的制度也吸引了更多人来南沙创业就业。“这些政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带来了资金、业务和人才,也给我们带来了间接的帮助。”Nathan感受到,近年来,南沙不断简化外籍人士工作和居留手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国际化,让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寻找发展机遇并扎根于此。

Hillside不仅是餐厅,也是他们生活的延伸。Nathan希望,随着南沙经济发展和多元社区形成,Hillside能成为一个小型文化窗口,不仅是提供餐饮体验的空间,也是承载中西文化交流的场所,让更多外国人和中国人在这里相聚,相互认识、交流、了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首创 辽宁出台政策规范管理... 人民网沈阳10月15日电 (孝媛)日前,辽宁省民政厅印发《关于规范全省老年人能力评估机构管理的指导意...
刚刚,跳水!超20万人爆仓 【导读】加密货币市场集体走低,超20万人被爆仓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刚刚,加密货币市场再度跳水! ...
国内首个政务领域大模型应用专项... 10月11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以下简称《指...
百岁院士声明“蹭合影”背后:双... 10月11日,一份由百岁院士手书签字并委托发布的“严正声明”,将一场“冒用师门、蹭合影”的争议推至台...
邵阳市:律师摆摊服务新就业群体 华声在线10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曾佰龙 昌小英 通讯员 蒋凯 颜彬)入夜,邵阳市北塔区“宝庆夜市...
原创 最... 1973年,社会学家圣地亚哥·吉诺维斯策划了一场“人类极限实验”——10名年轻人(6女4男)被送上无...
暂失安世控制权,闻泰科技如何“... 10月12日,闻泰科技耗巨资收购的荷兰半导体巨头安世半导体,遭遇荷兰政府与公司外籍高管的“内外双杀”...
调解显温情 司法暖“民心”——... 深秋的平塘,山风掠过村寨时还带着几分凉意,可在石某斌的心里,一场持续多月的“寒冬”正被司法的暖阳悄悄...
罗 牛 山:子公司大东海416... 证券之星消息,罗 牛 山(000735)10月14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