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这个行业有时候挺矛盾的,都知道案源重要,但是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有时候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在做营销。
刚开始做律师时,前辈喊我“洪律师”,我会不好意思回应,觉得自己还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律师,还连忙摆手不要这样称呼我。
现在做久了已经习惯被称作律师。我观察到刚入行的律师会有一个适应期,适应别人称呼自己某某律师。
律师需要展示自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了解自己。但是律师很容易给自己套上枷锁,就连发个朋友圈有时候都会想一想,客户怎么想、同行怎么看,会不会觉得不专业。
所以有些律师压根儿不发朋友圈,有些律师发个朋友圈也会想一想合不合适。
我虽然不参加饭局,不过喜欢参加一些学习活动,跟非专业人士交流的时候内心都不好意思跟人介绍我是律师,生怕别人觉得我在营销似的。
我发现这种枷锁,不仅我有,其他人也有。律师有这种枷锁的原因,我观察了一下主要有三种
1.一是法学教育和法律行业都是倡导专业人士据称,律师常常被要求要有“匠人”精神。
2.这个行业有很多限制和约束,而且是不允许律所向企业一样打广告,这也使得不受约束的法律咨询公司大行其道。
3.律师行业本身是二八定律,大部分律师并没有真的想做律师,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罢了。
除了以上原因以外,国内的律师并没有像英美法系的律师那样能够真的成为精英阶层,现在都在调侃律师只是个体户,有各种焦虑和压力。很多人做律师只是为了生活而已,出去活动也只是为了生计。
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做了这个职业,是可以大大方方跟人介绍自己的职业,就像我们去买东西一样,也许我们不会去买,但是知道谁卖什么,说不定也能帮到别人。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