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碗面、喝两瓶酒,总共22元,大爷竟酒后称“没钱”直接逃单!店主又气又无奈,拍下大爷视频发网上,提醒其他商家“避雷”,本想讨个公道,却被律师指出“涉嫌侵犯肖像权”。一边是22元的“霸王餐”气人,一边是曝光行为的“法律风险”,这事到底谁对谁错?本文带你理清来龙去脉,拆解法律边界,看看网友怎么吵,更教你遇到“逃单”该咋正确维权。
一、事件还原:22元“霸王餐”引发的“曝光大战”
这事说起来又气又有点荒诞,全程就围绕着22块钱:
起因:一碗面+两瓶酒,吃完竟说“没钱付”
前段时间,一家面馆里来了位大爷,点了一碗面,还要了两瓶酒,舒舒服服吃完喝完,到结账的时候却变了脸。店主上前收钱,大爷醉醺醺地摆摆手说“没钱”,不管店主怎么说,他就是不肯付钱,最后趁着店主不注意,直接溜之大吉。
就22块钱,不算多,但这“吃霸王餐”的行为,让店主又憋屈又生气——自己小本生意,挣的都是辛苦钱,哪能容得下这样耍赖?
发展:店主拍视频“避雷”,想提醒同行防坑
气不过的店主,想起店里有监控,就把监控里大爷的画面截了下来,配上文字发了短视频,内容大概是“大家注意这个大爷,吃22元霸王餐逃单,各位商家避雷”。店主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损失了钱,不能让其他同行再被坑,发个视频提醒一下,也算给大家提个醒。
视频发出去后,很快就有了热度,有人骂大爷“没素质”,也有人替店主抱不平,但也有网友提出疑问:“这么发别人视频,算不算侵犯隐私啊?”
转折:律师一句话点醒众人——曝光可能违法
随着讨论越来越多,有律师看到了这个视频,直接指出:店主的行为涉嫌侵犯肖像权!这一下让不少人懵了:明明是大爷先逃单有错在先,店主曝光他怎么还违法了?难道只能吃这个“哑巴亏”吗?
二、法律拆解:逃单有错,曝光也可能违法!这3个法律点要分清
很多人觉得“他有错在先,我曝光他天经地义”,但法律可不这么看,这事得掰开揉碎了说,谁的责任谁担:
1. 先看逃单的大爷:22元也是“违法”,不是小事!
别觉得22元少就不算事,大爷“吃霸王餐逃单”的行为,真不是“素质问题”,已经涉嫌违法:
违反《民法典》:大爷接受了面馆的餐饮服务,就有支付费用的义务,逃单属于“违约行为”,店主有权要求他赔偿22元餐费;
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大爷是故意逃单,且经多次催要仍不支付,就涉嫌“寻衅滋事”,根据法律规定,可处警告、罚款,甚至5-10日拘留。哪怕金额只有22元,只要是故意逃单,就可能面临处罚。
简单说:大爷逃单,有错在先,不仅要补钱,还可能被治安处罚。
2. 再看店主的“曝光行为”:为啥涉嫌侵犯肖像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除非是“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的合理使用。
店主的问题就出在这:
不是“合理使用”:虽然大爷逃单有错,但店主发视频曝光其肖像,主要目的是“提醒同行避雷”,而非直接向大爷追讨餐费或报警维权,不属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
侵犯了肖像权:视频公开了大爷的清晰面部特征,很可能导致大爷的个人形象受损,甚至被他人指指点点,这就侵犯了大爷的肖像权和隐私权;
可能面临的后果:如果大爷起诉店主,店主可能需要删除视频、公开道歉,甚至赔偿精神损失。
3. 划重点:遇到逃单,正确做法是这3步!
店主的委屈能理解,但维权得走对路,别从“受害者”变成“侵权者”,正确操作其实很简单:
1. 保留证据:第一时间保存监控视频、消费记录,固定大爷逃单的证据;
2. 及时报警:拨打110,向警方说明情况,让警方帮忙联系大爷催讨餐费,警方一般会出面调解或责令其付款;
3. 依法追讨:如果大爷拒不付款,可拿着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其支付餐费,哪怕只有22元,法院也会受理。
三、网友吵翻:三派观点交锋,到底该“惩恶”还是“守法”?
这事一出来,网友们直接分成了三派,吵得不可开交:
挺店主“惩恶”派:“22元也是钱,店主小本生意不容易!大爷逃单还有理了?曝光他就是让他长记性,不然以后还会骗其他人!”“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被坑?维权还得小心翼翼,这也太憋屈了!”
站法律“边界”派:“理解店主的气,但法律就是法律,肖像权不能随便侵犯。大爷有错归有错,该罚罚,但店主曝光确实不合法,不能用一个错去纠正另一个错。”“要是人人都这么曝光,以后谁还敢出门?万一拍错人了咋办?”
纠结“两难”派:“一边是没素质的逃单者,一边是可能违法的曝光者,感觉两边都有道理,又都有问题。关键是遇到这种事,除了曝光和认栽,真的没更好的办法吗?”
还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之前遇到过逃单的,我直接报警了,警方联系上对方后,很快就把钱转过来了,比发视频靠谱多了,还不用担风险。”
结论:22元逃单VS肖像权,维权该咋平衡“解气”和“合法”?
一碗22元的面,吃出了“逃单违法”和“曝光侵权”的两难题。大爷逃单确实可恨,店主的委屈也真实存在,但“以错制错”的维权方式,终究会踩上法律的红线,最后可能“气没消,还惹一身麻烦”。
其实这事的核心,从来不是“该不该惩恶”,而是“该怎么合法惩恶”。对店主来说,报警、起诉才是最稳妥的维权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得明白:哪怕对方有错在先,我们的维权行为也得守规矩,不能越过法律的边界。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是店主,遇到22元逃单会怎么做?你觉得店主曝光逃单者,到底该不该被指责?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来评论区聊聊,一起说说“维权”和“守法”该怎么平衡~